“闭嘴,罚你抄一遍金刚经!”
薛姨妈愠怒。
“噢!”
宝钗委屈的应下,闭嘴不说了。
紫禁城,南书房!
永明帝阴沉着脸,高踞龙椅,与别人不明内情不同,他隐约能猜出,多半是杨廷鉴坏了他的事,为王蠡找上了王阳明。
王阳明虽资历不足,却是心学之祖,与理祖朱熹并称,在文界的地位相当高,如果有王阳明出面保王蠡,王子腾根本无计可施。
戴公公也是暗暗叫苦,他也知晓内情,对王蠡埋怨不己。
“去把王蠡的卷子,拿来给朕看看!”
永明帝突然唤道。
“是!”
戴公公施了一礼,转身而出,吩咐了一番,约小半个时辰过后,一名太监取来了王蠡的答卷,呈在永明帝案头。
永明帝移目下看,渐渐地,神色动容。
仅凭文章来说,王蠡能把这三道堪称陈辞滥调的策论答的四平八稳,已是上上之选,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与他的平辽东策相互呼应,堪称珠联壁合。
如果不带任何偏见,换了永明帝来点三甲,必点王蠡。
“呵呵,有趣啊!”
永明帝阴恻恻一笑:“百年前,杨廷鉴罔顾父皇好心,大闹经筵,受了廷杖,累及父皇颇受士林微辞。
百年后,杨廷鉴的弟子又悖逆自己的圣意,强取贡士,你说,朕该怎么处置他好呢?”
戴公公大体猜测永明帝说的是反话,当年太上打了杨廷鉴,杨廷鉴终生不为朝廷效力,而王蠡算是半个杨廷鉴的弟子,若是皇上不计前嫌,岂不显得心胸开阔,若王蠡肯实心用事,君臣相宜,岂非谱写了一段佳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于是小心翼翼道:“王蠡此子,算得上仗义,又有才学,只是年轻气盛,若调教有方,亦不失为一栋梁,依奴婢之见,不妨给他个机会,以宽待之,其必感恩,怎敢不生效死之心?”
“嗯,倒也是!”
永明帝指节轻叩桌面,百多年来,实学早已式微,理学一家独大,这显然不是个好现象,恰可借此机会,抬举心学。
一来缓和与王氏门人的关系。
二来以心学掣肘理学,保持朝堂的平衡。
与国家大事相比,王蠡对自己的冒犯,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前提是王蠡知恩图报,知情识趣!
……
王蠡回到家里,婢仆们早已得知了消息,列队施礼:“恭贺公子高中贡士!”
她们是发自内心的欢喜,王蠡考中贡试,就可以留京城当官了,这样宽厚有为的主子可不多见。
“同喜,同喜,每人赏二两银子!”
王蠡阔绰的挥了挥手。
“谢公子厚赏!”
每个人都喜上眉梢。
“恭喜你了!”
霞姑也盈盈施礼,美眸中,隐现绵绵情义。
如今的王蠡,已经坐实了有王阳明做靠山,想杨廷鉴是人间大儒,王阳明是文界先贤,心学之祖,这靠山大的让人瞠目结舌啊。
“行了,你也来和我客气?”
王蠡扶起霞姑,顺势搂上纤腰,笑道:“明日我带你去个地方。”
“哦?”
霞姑转过俏面。
“去了你就知晓!”
王蠡微微一笑。
喜欢红楼聊斋逍遥仙请大家收藏:红楼聊斋逍遥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