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燕山内气
当晚,家里大摆筵席,左邻右舍也来恭贺,毕竟王蠡才十七岁,就中了贡士,大有可为,提前交好准没错儿。
甚至有热心的,明明看到了霞姑,还要给王蠡保媒!
也是没谁了。
好不容易,宾客散去,王蠡也难得给自己放了一晚的假,美美睡了一觉,次日一早,便带着霞姑出门,去往燕山。
燕山范围极大,是拱卫京畿的战略要地,王蠡去的是喜峰口,山势虽不甚高,却是京城进出辽东的咽喉,史上发生过多次大战,并筑有长城。
“你这是要做什么?”
天色要黑了,霞姑看着远处,漫天彩霞映照下的烽燧,不解地问道。
“过一会儿你就知晓了,也许是机缘,也许是死劫,你怕不怕?”
王蠡森森一笑。
“这……”
霞姑从未见过这样的王蠡,咬了咬牙道:“想吓唬我?就算是死劫,能和你同葬在此,也不枉我们一路同行,走到今日啦!”
“好!”
王蠡点了点头,凝视夕阳。
一轮红日渐渐没入地平线下,天地越发的昏黑,有冷洌之气弥漫开来,这并非初春的寒气,而是在酝酿着什么东西。
王蠡有过多次吸收山之内气的经验,召出山之内气,与时辰、阴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眼见时机已至,取出干戚,一手执盾,一手执斧。
他来燕山,自然是打上了山之内气的主意,燕山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有山之内气,必是兵弋铁血。
上回在泰山,连皇霸之气都承受有限,要不是宋真宗,怕是凶吉吉少,这回在燕山,很可能会更加凶险。
但是王蠡有干戚在手,还有什么地方比燕山更加适合领悟军礼呢?
这次进文界,可以带干戚与逆鳞剑,显然有大战,如能在试炼之前领悟出军礼,将大有裨益。
王蠡也不避讳霞姑,以咏叹读书法放声吟诵守静笃,致虚极篇。
霞姑眸中满是狐疑之色,她弄不明白,对着山读书是什么意思?
却是陡然间,神色变了,就觉一股金弋杀伐之气扑面而来。
王蠡的感受更加真切,脑海中,咴律律,咴律律,马匹嘶鸣不断,伴着震天的喊杀声,千军万马从山脉中冲杀而来。
当头一将,身披银铠,手持长戟,眼神冷厉凶戾,借着马匹的冲力,挥戟直取王蠡。
王蠡顿时毫毛炸起,大喝一声,持盾抵挡!
“咚!”
一声巨响!
王蠡浑身剧震,却是勉力挥斧劈向戟头!
“当!”
金铁交鸣声中,王蠡嘴角沁出了血丝,连退数步,可那戟头也被斩断。
那员将领没有追击,只是冷冷看了一眼,便策马返回阵中,指挥万千铁骑冲杀向王蠡。
“抓住我!”
霞姑正骇然于王蠡的变化,突然王蠡低喝,当即一把抓住王蠡的胳胳。
一股玄奥的金弋杀伐之气弥漫过来,霞姑现出了难以置信之色,眼前,密布铁骑,列阵冲杀。
她总算明白了王蠡为何说也许是机缘,也许是死劫,这些铁骑,并非活人,也不是阴魂,分明是燕山兵弋之气的具现。
也不知是怎样召唤来的。
其实霞姑清楚,只要放开王蠡的胳膊,眼将的景象将会消失,紧抓住,等同于选择了与王蠡共同战斗。
‘该死,老娘就舍命陪君子好了!’
霞姑相信王蠡不会害自己,心里发狠,从戒指中,取出一柄金光闪闪的龙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