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同样是笑了起来,继续道:“当然,韩非为了杜绝这类事,还曾言:群臣百姓之所善之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
他闲暇之余,也看过很多书。
所以,他对这时候的法家也算是有所了解。说白了,法家的中心思想就是统治者牢固地掌握专制权力。以【法】去制裁臣下,控制民众;以【术】去制御臣下,保持政治权力;以【势】让自己处于万人之上的位置而不可动摇,以保证政治的威慑力。
也正是如此,所以秦始皇才会极其推崇韩非和法家。因为秦始皇极其贪恋权利,在乎道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另外,韩非觉得国君要做到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君。他将百姓视作器具,用尽力量服务于国君。并且将此称之为【王资】,王资越丰厚,则国家越强盛。”
“为此他推崇商鞅有功者显荣那套,让国君依法赏赐于民,以此驭民制民。是谓: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曹秀是侃侃而谈。
他对韩非的某些理念实在是不敢苟同,真要按韩非的理念推行,那秦人这辈子都甭想过上好日子。都说秦人重利轻义,实际上这完全就是国策所导致的。也正是如此后来刘邦入关时,关中秦人方会喜迎沛公。
“那么,曹君是觉得儒术更好?”
“不不不,伱搞错了。”曹秀笑了起来,“不论儒术还是法术,其实皆有其可取之处。小苏你这人就和韩非类似,只不过你与他是不同的极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甭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你管他是什么法子,只要于国于民有好处就能用。韩非当然也有错误,但并不代表需要全盘否定。主要是取决于国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世易时移,根据国内当下的情况挑选出最合适的法子,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术!一味的拘泥于古法,只会如楚人刻舟求剑般闹笑话。”
秦始皇闻言顿时就笑了。
他就知道,曹秀所想的与他相同。
他推崇法家,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
所以,秦廷之上有着诸多儒家博士。
他们互相制衡,为秦效力。
他始终觉得,谁有道理就用谁的。
真正的决策者,永远是他!
他就知道,留下曹秀是对的!
喜欢大秦:开局捡到八岁始皇帝请大家收藏:大秦:开局捡到八岁始皇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