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韩信坐在旁边,默默听着。
这些事,他还真不知道。他虽然机缘巧合下得到了兵书,也曾读书写字。但是很多书册,压根就是他无法接触到的。很多竹简,一卷都价值上百钱,就是想买都买不起。
“曹君何意?”
“先别急,听我说完。”
曹秀虽然面露微笑,却是带着浓浓的惋惜道:“我不否认,韩非的确是相当有才能,更是集法家之大成。韩非师从荀子,所以推崇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生来自私自利,趋利避害。将民众视作无知无能的群氓,所以国君需要赏罚分明,言之:人性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善!”
秦始皇忍不住开口赞许,虽说曹秀的理念有些稚嫩,但有此认知实属不易。也正是如此,所以秦国主张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他的部分理念的确没问题,但是太过极端,所以他编写的书册我就只是看了一部分而已。”曹秀长叹口气,继续道:“韩非之术,其实很多都是昭王所用过的。就说杀牛的案子,黔首因为他患病所以方才杀牛祷告。但他坚持秦法,惩罚杀牛之人。”
“这事还算能理解,更令人匪夷所思的还有。昔日秦国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着: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昭王对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
曹秀提到这事也是感到相当的魔幻,秦国发生饥荒,结果秦昭王宁愿饿死灾民,也不愿发蔬草赈灾。像商君其实也有类似的主张,要求废除特权,劳而有食,不劳不获,努力垦荒生产。
还好后续的秦王并未如此夸张,时常大赦天下。比如说孝文王继位后,赦罪人。庄襄王继位,继续大赦罪人。只不过秦始皇是推行韩非之术的国君,灭六国后刻削毋仁恩和义,久者不赦。
“曹君也觉得韩非之法不合适?”
扶苏双眸顿时亮了起来。
“不不不,你可别断章取义哈。”曹秀连连摆手,“韩非的理念的确有些极端,但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当今皇帝相当推崇韩非之法,但他同样也有所变动。就好比说先前大索泗水郡,我献上限量购买之策平抑粮价,他也准许了。至于平准仓这事,我相信皇帝早晚也都会采纳的。若是他真的全盘以韩非之法治理秦国,你觉得他会同意吗?”
“厉害!”
饶是秦始皇都忍不住颔首点头。
他的确是推崇韩非,并且喜欢以法家之术治理秦国。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能接受其他的思想理念。说白点,法家之术不过只是他手中一口锋锐无比的名剑,但他可不仅仅只有一把名剑!只要于国于民有大利,他不介意用别的方法。
曹秀顿了顿,继续道:“就说我施恩于民这事吧,在韩非看来这就叫民萌。儒家讲究个民贵君轻,是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而韩非则不认为,他曾说:今不知治者必曰【得民之心】!”
“在他看来,只有不懂得统治的人才会说得民心。可他又偏偏忌惮大臣施恩于民,毕竟田氏便是这样取代姜齐的。你说,他这样是否是自相矛盾?”
扶苏若有所思的点头,心中也是大喜。他果然是没看错曹秀,就瞧瞧他说的这些话,几乎和他的想法是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