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的打开册子,第一页赫然写着几行大字:
“沈家将诞一女,生于极阴之时,命带灾星,祸及全族。唯遇高人指点,方可暂避厄运。至十六岁,须入宫墙,方能解此宿命之咒。”
这些文字像是冰冷的刀锋,瞬间划过萧云飞的心尖。
沈清歌的肩膀微微颤动,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
“将军,宫外的沈清歌从未有过背叛你的念头,只是清歌非独身一人。沈家几百口人的生死存亡,全系于一身,我不能,也不愿拿全族的安危去交换个人的幸福。”
萧云飞听着沈清歌的解释,眼眶也不禁红润起来。多年的误会终于得以解开,沈清歌并未背叛,而是命运的无奈让他们无法长相厮守。
在这一瞬间,两人心中的芥蒂终于消散,那根刺痛心灵的刺被拔除,终于能够释怀。
萧云飞长吁一口气,未来他们可以更加坦荡的面对彼此。
“只要清歌有求,云飞永远在你的身后守护!”
萧云飞双手抱拳,深情承诺。
“清歌愿视将军为心中挚友,为将军亦可两肋插刀!”
沈清歌学着他,豪气的一抱拳。
两个人泪眼相望,却又相视一笑,这一笑,既有着对这一世难续情缘的释怀,更饱含了对未来新的情感的期待。
......
在慈宁宫的宁静之中,明德向太后请过安,母子俩便围坐在香炉旁,品茗谈心。
这段时间以来,朝政繁忙,明德难得有此闲暇,与太后共享这温馨的母子时光。
随着茶香的氤氲,话题不觉间转到了沈清歌身上。
明德心中明白太后对沈清歌的不满,但萧皇后离世,后位空悬,他便渴望给予沈清歌应有的名分,与她携手共白头。
明德轻声,带着几分谨慎,向太后提出了自己的愿望。
然而,太后的面色骤然一沉,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
“皇儿难道忘了哀家的叮嘱?沈清歌若仅是伴君之侧,哀家自然不会干涉。但若论及星汉王朝的根基,那是万万不可。”
面对太后的断然拒绝,明德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不解:“母后,您对清贵妃的成见,究竟从何而来?”
太后的目光避开了明德急切的眼神,投向远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原因你无需知晓,只需遵从哀家的意愿便可。”
太后的固执让明德感到愤怒,他站起身来,语气坚定:
“若是朕决意立沈清歌为后,又当如何?”
太后也猛地起身,情绪激动,一掌拍在椅子的扶手上,声音尖锐而激烈:“那便是将哀家推向绝路!”
桂嬷嬷见状,急忙上前,轻声劝慰太后,同时用眼神示意明德,顾及太后的身子,不要再争辩。
明德本想继续说下去,但在桂嬷嬷的暗示下,他只得将话语咽下,带着满腔的不甘与愤怒,拂袖而去。
慈宁宫中,只留下太后一人,怅然若失地凝望着明德离去的背影。
喜欢一曲清歌醉流年请大家收藏:一曲清歌醉流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