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来沪上名流圈子里最轰动的事,一,莫过于名家汇聚沪海,日日都能大饱耳福。
她们在这里排练兼演戏,沪海的许多票友都听说了,金财财的这一出没赶上,有点面子的就求上了姚长生,想要前来观摩一二。
姚长生门槛高,但是为人却豪爽大方,但拍电影不同别的,现场须得保持安静,并不适合演员和票友进行切磋互动。
索性在远离片场的另一处庄园招待了大家,一栋房子给名角及其家眷居住,另一幢则是作为票友聚会与排戏演练和说戏的场所。
一时间,姚府贵客盈门。
第二件事,还是跟姚府有关,姚长生从外国人那里弄到了神药青霉素,一针就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连国外使节都纷纷登门拜访要求购,这位沪海大亨比原先更加炙手可热。
都是外国人,为什么他们不找“自己人”约翰·费德勒呢?
当然是因为除了在姚宅拍戏照相,这人哪儿都不去,从何“偶遇”,进而打上交道?
虽然此时还没有I人E人的划分,但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约翰这外国佬人高马大的,却跟自己吆五喝六或者人模鬼样的同胞不同,腼腆、木讷,不爱说话,最喜欢拿个相机或者便携摄影机拍拍拍,或者去暗房洗照片,根本不爱社交。
所以他把这事委托给姚先生,大家还都觉得挺合理的。
腼腆耐不住人家家里能耐大啊,这可是救命的神药,就问谁不想拥有吧!
可惜想也没用,逼迫更没用,就算那药坐飞机长翅膀飞过来,都要至少一周。
姚长生自从试过药之后,就去询问约翰那里还有多少存货,结果大失所望,他那里也只有两支。
但也不要紧,两支就是八针,好几条人命呢。
没有这药显不出来,“青霉素”一出,很快就无了,各国领事都想要,前来拜访姚长生的也是络绎不绝。
最后,尽管市面上已经没有任何青霉素了,它的价格还是被炒到了二十根大黄鱼,一旦下一批货运过来,价格绝对还会上升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
有市无价,莫过于是。
姚长生要的是人脉和关系,他过手并没有收取分润,十分义气。
约翰那里有了钱,就往“家里”发了消息,过了几日,从海上运过来一个大货柜,约翰叫助手宋三,也是姚长生派给他的人,去盯着这事。
宋三发现,大货柜里头全是小木箱,订的紧紧的,于是卸船装车拉到了小庄园。
姚长生好不容易从各种应酬中脱身,见到是海外的东西运来了,十分惊喜。
宋三吆喝着帮工轻拿轻放,约翰在一旁点头,“确实要小心,里面都是玻璃的材质,很容易碎。”
卸货的帮工小心地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了地上,约翰看着金财财过来,快乐地向她招了招手,“金,快看,我们的酒到了。”
外国人普遍能喝点儿,有的还是海量,也有的不管酒量如何,总要烂醉如泥,特别是熊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