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窖的南瓜藤爬上了竹架,棒梗和铁生在架下玩弹玻璃球。"看我的!" 棒梗拇指一弹,玻璃球滚进菜窖缝隙,却带出个蓝布包 —— 里面是晒干的番茄皮,用细麻绳捆着,绳结是贾张氏特有的双环扣。
铁生突然想起,这是去年冬天,他看见贾张氏蹲在菜窖口,往砖缝里塞东西,当时还以为是煤渣,没想到是晒干的番茄皮。
杨厂长的办公室传来摔茶杯的声音,张干事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厂长,何雨柱把菜窖改成育苗室了,连炼钢工作组都夸他..." 杨厂长的骂声透过门缝飘出来:"夸?等炼钢指标完不成,看他拿什么填肚子!"
立夏那天,何雨柱在菜窖角落发现个粗陶罐,封口的蜡油已经融化。揭开一看,里面是半罐杂粮 —— 小米、高粱、玉米碴,每样都用旧报纸包着,报纸上印着去年的 "瓜菜代" 标语。
他摸着陶罐上的指纹,想起贾张氏上周来借育苗盘时说的话:"雨柱,这是棒梗捡了三个月煤渣换的,孩子说铁生正在长身子,得吃点细粮。"
四合院的槐树下摆起了石磨,何雨柱带着棒梗磨玉米面。"腰挺直了,使劲推!" 他拍着棒梗的肩膀,石磨 "咯吱咯吱" 转动,金黄的面渣掉在铁生的布鞋上。
贾张氏坐在门槛上补袜子,眼睛盯着石磨,手里的针线却不停地往何家的补丁筐里戳 —— 她把自己新纳的棉袜底,悄悄塞进了装着铁生旧鞋的筐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工厂的蔬菜运输车在雨夜翻车,合作社的菜全泡了汤,李厂长急得直跺脚。何雨柱看着愁眉苦脸的众人,突然想起菜窖里的备用苗:"走,去咱育苗室搬菜,油麦菜、菠菜、番茄苗,够全厂吃三天。"
卡车驶出厂区时,他看见杨厂长站在办公楼前,雨衣下摆滴着水,脸色比泡烂的菜帮子还难看。
深秋的菜窖堆满了南瓜,最大的那个足有笆斗大,藤蔓还连着片巴掌大的番茄叶。何雨柱把南瓜搬进贾张氏屋里,老人的煤炉上正熬着白菜汤,锅底沉着几粒米渣:"三大妈,给棒梗蒸南瓜馒头吃,甜着呢。"
贾张氏别过脸,往他兜里塞了把炒瓜子,壳上还带着焦香:"自家炒的,用了你家的葵花籽,没多放糖..." 话没说完,就转身去搅汤锅里的南瓜块。
当院的竹篱笆爬满了番茄藤,棒梗用红漆在墙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红圈圈。何雨柱摸着自行车把上的钢印,发现旁边多了行用铁钉刻的字:"棒梗 + 铁生 = 菜窖好汉",字迹歪扭却有力。
他笑了,哈出的白气混着菜窖里飘出的南瓜香,这四合院的墙根下,终于长出了比争吵更结实的东西 —— 是孩子们用玻璃球和竹竿搭起的友谊,是大人们用陶罐和种子埋下的信任。
这一晚,他在账本上画了辆自行车,后座载着棒梗和铁生,两个孩子怀里抱着刚摘的南瓜和番茄,车筐里躺着贾张氏送的炒瓜子。旁边写着:"日子是菜窖里的苗,越压越壮;是四合院里的人,越处越亲。"
墨迹未干,窗外传来贾张氏的咳嗽声,带着些许笑音,像是在给这重新发芽的春天,唱了首无声的歌,歌声里有番茄的酸甜,有南瓜的绵密,还有玻璃球在阳光下闪烁的,属于未来的希望。
喜欢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