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苏航笑话永不落伍。”
“同志,老大哥亡了。”
“网民网友千千万,骗子水军占一半。”
“算筹泄密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没用过算筹;
MATLAB源码泄露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这我也没用过;
当骗子拿着我的信息找上我的亲人后,我想要说话,却已经无话可说了。”
互联网没有记忆,但是人有。
一件件历史事件也随着隐私问题的发酵而被重新提起了。
“大型线上视频会议软件Zoom,泄露了英国内阁开会的Zoom会议室房间号和密码,在民主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所有网民都可以去听英国的内阁会议了。”
“XX银行泄露客户个人信息。”
“XX酒店数据库泄露。”
“Facebook泄露用户个人识别数据。”
“运营商泄露个人信息。”
“……”
这些泄露的数据初看时,不如何,细思,极恐。
所有的数据综合起来,足以识别、追踪一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第三方公司的推诿就显得更加丑陋。
“您已经在设置中同意了用户体验改善计划,我们才收集您的信息呢。”
“您已经在使用软件前,同意了用户协议里的条款呢。”
“我们对您的遭遇深感同情,我们收集您的信息仅用于改善服务,并不会向其它公司泄露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诸如此类的回应,没有丝毫诚意,至多不过是五元购物红包。
个人隐私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讲个笑话,我已认真阅读用户协议并同意其中条例……”
相对比之下,算筹的泄露似乎显得不那么严重,后续的回应也显得更加有诚意一些。
不仅在第一时间删除了网络上的泄密文件,还直接诉诸法律并致歉以及商讨补偿事宜。
而不是用一句“不可抗力”“用户条款”来搪塞使用者。
网友们忽然觉得,这家企业似乎还是挺不错的。
更重要的是,算筹背后的蜂巢公司真的在行动。
蜂巢主页,一个醒目栏目标示着调查进度。
技术人员已经确定了云空间的泄露确实是由于黑客入侵,并在不断锁定对方。
甚至乎还把问题日志给贴出来了,希望广大用户可以群策群力,共同监督。
这也就是算筹的用户多数有些专业知识才敢这样干了,不然挂问题日志还不如挂一个麻衣学姐的写真好用。
终于,在群情激荡下,官媒再次体现出了定海神针般的功效。
再加上祝庆田以“蜂巢老总”的名号出面,表示自己将会把网络隐私问题带到更高层的代表大会中去,一定不会让伤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愈演愈烈,定要斗争到底。
这个极其官方的话语,配上他浓眉大眼的面目,居然意外的让人信服。
至此,这把火,终于让算筹从隐私公关危机中走出来了。
也正如祝庆田所想的那样,给网络空间带来了一些变化。
喜欢学习使我富裕请大家收藏:学习使我富裕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