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不外如是。
能做到,便是知行合一!
王重阳曾有名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在某种意义上,儒释道是相通的,王蠡也不排斥佛门。
再回想起这三天来的经历,王蠡突然有种猜测,也许出现在佛堂里的妙玉……是真人!
眼神略有闪烁,王蠡放弃了探寻真伪,不过这三天的连续诵经,让他的神魂中梅花香韵弥漫,那代表天谴的灰点仿佛失去了活性,再也窥探不到任何波动,这无疑是个好现象。
说明梅花香韵对于天谴有着良好的克制效果,但是要想消磨,还远远做不到。
不过王蠡也没有将之消磨掉的意思,他打算以灰点作为两仪神魂的支点,将结构完善。
这显然是个大胆的想法,如有大能得知,肯定会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不自量力,可是现代人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有唯物辩证法这种思想利器,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天谴固然可怕,却未必不能利用。
‘咦?’
王蠡突然发现,自己的修为已经踏足了紫府境中期,不禁神色复杂的望向观音。
观音依然嘴角勾勒,绽现出笑容,只是这次的笑容落王蠡眼里,既不是悲悯众生,也不是嘲讽,而是善意中,又带着几分狡黠的笑。
‘菩萨,是你么?’
王蠡也不怕和观音结因果,深施一礼,转身离去。
出了玄墓山,王蠡再次渡江,没两日,回到了泰山脚下的小山谷里,以咏叹读书法默诵《至虚极,守静笃》篇。
心绪渐渐沉静,抽离于肉身,通灵眼自行打开,眼前的山,已不再是熟知的泰山,而是承载着诸多王朝气运的厚重光点。
突然之间,所有的光点扑面而来,浑如泰山压顶,王蠡有种要被压成肉泥的感觉。
潜意识告诉他,一旦被压趴下,不仅吸收不到山之内气,还会受到反噬,只怕真的会被压成肉泥!
这比第一次吸收钟山的内气还要凶险,那时,尚有小翠、秋容和小谢与他分担,如今只能靠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而且秦山的历史厚重沧桑感也远远大于钟山。
王蠡的双腿喀喀直响,随时要断折,紫府里,两仪神魂如同被狂风吹拂拉扯,渐渐稀薄,王蠡除了神魂剧痛之外,头脑还阵阵昏沉。
“不行!”
王蠡深吸了口气,强运大罗剑经,阴德、通灵玉髓气息、两种山之内气、剑气与文气疯狂运转,稳固神魂,如果神魂被吹散,那就是魂飞魄散了。
还亏得修成了紫府,并晋阶紫府中期,如果仍是识海,根本坚持不了这么久。
不过泰山的山之内气太过于刚猛,远远超出了王蠡的承受范围,怕是道境才能过来吸收,眼下的局面只是延缓了神魂崩溃的时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嗯?”
突然王蠡留意到,泰山的山之内气也是有区别的,有的明亮异常,有的色泽晦暗,其中有一股非常晦暗,带有大量的负面气息,被其他光点排斥。
“难道是……宋真宗?”
王蠡隐隐有了猜测,被排斥的那簇光点,很可能宋真宗封禅遗留,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帝王来泰山封禅了。
主要是宋真宗德不配位,拉低了封禅的下限。
不过这倒是让王蠡看到了一线曙光。
宋真宗的封禅气息较弱,也易于吸收,如果成功吸收宋真宗的光点,可以提升神魂强度,由易到难,逐渐吸收泰山的山之内气。
情形刻不容缓,王蠡强忍痛苦,集中精神,接引那团晦暗的气息。
喜欢红楼聊斋逍遥仙请大家收藏:红楼聊斋逍遥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