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结合第一题,表现出了皇帝既要大权独揽,又怕影响天下稳定,既要又要,患得患失,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的心态。
‘嘿!’
王蠡突然嘿的暗笑,他大略能判断出,皇帝也不是什么百年不世出的明主,其实想想也正常,皇帝受皇家龙气庇佑,往往长寿,太上已经熬死了好几任太子,还有一些纯属看不过眼,被废。
今上能登基,实属侥幸,不存在必然性,只是恰逢典狱司出手,逼太上退位,刚好轮到他,可谓捡了个皇帝来当,并不是自身有多大的才能。
当然,这种念头,也只有王蠡敢在心里转一转。
诚如苏妙贞的判断,王蠡对权威没有任何敬服。
略一寻思,王蠡提笔书写。
时间缓缓流逝,不觉中,天色过了晌午,王蠡第三题写完,检查了番,与前两题腾抄上卷,才向外招手。
有吏员送来两张干饼和一碗清水。
虽乡试连考两天,但考生依然吃干饼,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拉肚子,吃不饱也只能忍着。
好在王蠡晋入了真血境,数日不食也不影响,叫干饼只为不让自己显得突兀。
两块干饼入腹,王蠡微闭双目,小憩了片刻开始写五经题。
论、诏诰表其实不重要,格式对了,就无大碍。
判五条,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司法考试,以县官的身份,对具体巡查例做判决。
在判决之前,首要是明白判案的目地。
如果仅仅为了追求公平公正,做一个铁面无私的黑判官,百分百会落榜。
历朝历代,求的是稳,而一件冤案,涉及方方面面,所谓挖出萝卜带出泥,一咬咬一串,对大局的稳定不利。
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来说,地方上的判决没问题,杨乃武趁小白菜的丈夫不在家,每天花两个时辰,与小白菜单独相处,教她读书识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搁现代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放在礼教盛行的清朝,谁会相信二人清清白白?因此把小白菜丈夫的死归疚于杨乃武与小白菜合情合理。
右杨乃武是举人,家里有钱,花重金连篇累椟在上海的申报申冤,又买通大批文人摇旗呐喊,惊动了慈禧。
当时江南被湘军掌握,慈禧抓住机会,借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清洗湘军势力,被杀头罢官者,不计其数。
清末淮军壮大,湘军却因杨乃武与小白案元气大伤,渐渐湮灭于历史当中。
所以说,办案要看大局,讲政治。
不过单纯的讲大局,苦一苦老百姓也不可取,还需要平息民怨,维持稳定,给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不然弄出民变,县令要被杀头。
因此,平衡才是断案的精髓,要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而不是吃瓜群众的立场,以中庸之道处理方方面面。
这其实有些反人性,可治大国如烹小鲜,须战战兢兢,不能图一时之快。
幸好现代司法的核心也是平衡和谐,对于王蠡,不存在思想上的冲击。
另与明清乡试相比,策论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极高,第一轮主要看四书五经,尤以四书题为重。
第二关的斗法,是以策论为基础,在策论上展开,不能有丝毫含糊。
策论五题,每一题都有两三百字,提出问题,要求考生以三到六百字作答,字数不足或者超过,作废卷处理。
谢谢好友czzhy的两张月票~~
喜欢红楼聊斋逍遥仙请大家收藏:红楼聊斋逍遥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