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形容得很恰当:如果你是富人,你能生活在卡拉奇。如果你一无所有,你也能生活在卡拉奇。这就是卡拉奇,有好人,也有孬种,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这里是一家巴基斯坦的中产阶级家庭,房间内布置的完全是*的风格,老杨、李长青和小豹三人围桌而坐,品尝着正宗的巴基斯坦风味的美食,李长青一边吃着,一边给两个人讲解着,他是这里的老顾客。
在卡拉奇吃饭,不管是牛肉还是番茄和洋葱,永远都是咖喱味。老杨也吃不惯这里的米,巴基斯坦的米是越陈越细长越贵,因为吃饭都用手抓,米还不能太黏手,向来不挑食的老杨不禁也抱怨起来这里的饭食。
李长青就建议老杨跟他去当地人家中去做客,要吃正宗的巴基斯坦菜,只能做这样的选择。他们此刻吃的是烤鸡腿、牛肉末土豆泥、腌野鸭、羊排、炒面和馕等。正宗的巴基斯坦菜没有浓重的咖喱味,牛羊肉品质上乘,非常可口,饭后甜点也很有特色:牛奶制成的浓汁,加上新鲜玉米粒和当地的一种香菜,味道香而浓郁,还有自制冰淇淋,不亚于哈根达斯。
这顿饭吃的老杨心满意足,这是他到卡拉奇之后吃的最可口的一次饭菜。
这时,主人端上茶来,一边加着热水,一边加着糖。
老杨好奇的问道“你们这里喝茶还需要加糖呀,那不是冲淡茶味了吗?”
主人反问道“不加糖?不加糖那还叫茶吗?”
老杨几个人相视无语,嗯,这事儿新鲜,又长见识了。
李长青介绍说:当地人最喜欢喝的是奶茶,一天要喝好几次。茶在乌尔都语里的发音与中文接近,做法改为把茶叶磨成粉末加牛奶和糖一起煮。当地人吃饭很简单,一个饼,用手撕了,沾着一些稠汤就饱了,有时要几天才吃一次肉。但要是一天没有奶茶,他们就会觉得生活好像缺少了一点什么,甚至觉得生活因此而失去了趣味。
老杨舒心的喝着可口的奶茶,告诉李长青说道“这次出来吃美食只是一个借口,特委会成员刚才报告说,已经查明了海外支持境外暴徒分子集团在卡拉奇的一个据点,另外,还有两个反华组织的据点也在这里,其中的两个人咱们在火车上还见过呢。”
“这还有什么商量的,端了他们的窝点,该打的打,该杀的杀。”李长青说道。
“那倒是,不过,咱们主要还得弄些钱花,在这里受到那么热情的款待,咱们总得给人家留下点什么吧。”老杨悠悠的说道。
“还是老哥你讲究,你就布置吧,我俩听喝儿就是了。”李长青痛快的表示道。
卡拉奇城市中心的一处豪华住所,人流熙熙攘攘,与其说是住宅,还不如说是会所。政界人士,商界精英,社会名流,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灯光映衬下,一切都显得那么雍容华贵,华丽而耀眼。若不是门口站着几个彪悍的持枪保安有煞风景,这里真的是一片祥和与安逸的景象。
老杨和李长青穿的光鲜亮丽,气宇轩昂的缓步入内,小豹则隐藏在五十米开外,严阵以待,手持*随时准备击毙溃逃出来的敌人。
守门的保安好像天生就对华人有反感,一直喋喋不休的盘问着李长青,老杨忍受不住他又臭又长的裹脚布,抬手一记空明拳无声的轰过去。刚才还牛哄哄的几个保安霎时就愣怔了起来,眼神涣散,反应迟缓,动作缓慢又漫无目的。就在几个保安愣怔的空档,老杨和李长青大摇大摆的走进了灯火通明的大厅。望着满桌的美食,李长青不禁食指大动,拉着老杨就直奔满桌的美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