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我的授意下,许允写了一封信给傅嘏,内容如下:
“傅嘏兰石(兰石:傅嘏的字)兄:
见信如晤。
自曹爽被诛,兄承司马师大人之令,贵为河南尹。
兄以一己之力,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将多方利益,面面俱到,此手段通天,弟甚为佩服。
虽兄一力隐瞒汝之功劳,然苍天茫茫,如兄义薄云天,我等莫不仰望。
弟今为尚书选曹郎,虽对袁侃说,其为功臣之子,法应八议,不用忧心被杀。
然今日曹魏局面,弟心中忐忑,故致信于兰石兄,学习法度,自保其身,可乎?
弟士宗(许允的字)拜上
某年某月某日”
傅嘏处,已收到许允的信,大吃一惊,看着手中书信,心想自己一贯低调,又如何被许允所识穿?……难道,对方在自己身边,安插了眼线?
但看书信,倒是敬意,但隐隐有威胁之意,貌似不回信表示友好,自己在这边的一些功劳必将大肆传开,到时候,曹魏一些嫉妒自己的人,包括司马师,一定会找自己麻烦。
傅嘏有些头疼,自己致力于为百姓谋利益,如今身为司马师党羽,虽则司马师名声不好,所以自己更要处处小心,不要出风头,慢慢把事情办定,才是稳妥。
不想,却出现了许允这个意外,回想自己家族,以及近日,完全与许允没有任何关系,他怎么就盯上自己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但信还是要回的,于是,不久之后,许允命下人去了我所在高阳租的院子,带我去了许允那边。
许允将信给我看,我打开一看,是这么回的:
“许允士宗兄呈上:
傅某不才,聊以虚名,惊动士宗兄,实在惭愧。
托司马大人之福,弟为河南尹,因一己之能力有限,故辗转难安,莫一日不在忐忑中度过。
所幸河南颇多才子,助我理事,故面上稳妥也。
兰石不敢居功,非我之力,贸然领之,有过矣。
兄如有法度难题,可写与我看,某即请人帮忙解说,看是否能对兄之学问,政事,有所补益也。
河南与河北并不遥远,兄如有暇,可往来一晤也,不胜荣幸。
兰石拜上。
某年某月某日”
许允看我看完了这信,脸上大喜道:“观望君果然高才,这傅嘏对夏侯玄那等能耐之人,不屑一顾,对于何晏、邓飏也多有托辞。不想弟寥寥数语,竟引得其人邀我去他那边相见。弟实在高才,哥哥我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