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总,你们的条件我们无法接受,只能选择以后来合作。”
“请自便。”
许茹一整天都在一波一波往出送投资人。
当天晚上,极光一时间竟然成了投资圈臭名昭着的硬骨头,没有人能啃得下来。
2许茹晚上回去和江浩说:“我们是不是对投资人太苛刻了?”
“不苛刻,投资人对公司负责人的苛刻你还没有见识过。”
江浩继续说道:“第一步先覆盖江南。”
“已经开始做了,不过进展不快,如果不规定人群的话,可以很快完成大量司机的积累。”
“那样我们的司机参差不齐,一开始不出事还好,如果出事就算对整个新兴行业的打击,所以一开始我们就不准备走规模,而是走服务路线。”
“了解。”
江江浩的想法中,别人可以打的你死我活,用户也可以用补贴的打车软件,但只要没有补贴,他们依然会选择《叫师傅》这款。
第二天,许茹一到公司,就开始加大推广的力度。
随着广告内容下沉到目标人群中后,总有那么四五个人成群结队的注册成为《叫师傅》的司机。
某公司一个中层领导中午一边吃饭一边完成注册后,看到已经有用户发布需求。
他正要尝试接单子,没想到手慢了一步,单子直接被抢走了。
“小,小秋,你知道《叫师傅》这款打车软件吗?”
“知道啊!我也注册了,大部分公司人也都注册了,下班的时候捎个人赚个零花钱,上班的时候还能捎一个。”
“那你能抢到客人吗?”
“很难,下班的时候更要提前抢,不然就得自己一个人耗油费回家了。”
这位公司中层对《叫师傅》这款打车软件表现出及其浓厚的兴趣。
“这软件是什么公司开发的?”
“大纲公司。”
“它不是做钢铁的吗?怎么转行了?”
“被极光收购了,然后说是制定了一个什么计划,先做打车业务,然后做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把汽车放街上,让它自己跑出租。”
“靠,这么变态?”
“老大,估计这事可以实现,他们的打车业务已经在江南成功了,下一步就是其它一二线城市。”
“这家公司真厉害。”
“老大,有没有考虑跳槽过去做业务主管?现在他们缺少这样的人才。”
这位在公司中层领导岗位上做了五六年的老人动心了,不过他不会表现出来,这件事要缓慢图之。
“晚上我试着抢一单。”
“老大要是能抢到油钱是有了。”
……。
……。
与此同时,经过培训过的大纲公司原工人驻扎到了中心商圈的门口,见人就推广《叫师傅》这款打车软件。
由于极光在白领阶级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大家伙打着极光的名头,这些白领感兴趣的会停下了解了解。
就好比企鹅一款新的APP发布,无论怎么样,都会下载来试一试。
三天后,在江南注册的司机已经达到了五万人,乘客竟然超过了二十万人。
许茹为了提示司机服务观念,提出来星级司机,谁如果星多就可以优先匹配合适的乘客,而且只要一个星期达到一定量的好评,就可以领到一百块的服务奖金。
这让司机师傅的服务观念瞬间提升的不少。
据网络上有乘客表示,她曾经还被服务过正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