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李寻欢离开后,顺便买了身上等衣物换上,长发也按照古人的规矩梳理好,此时手中摇着一把玉骨折扇(秘境宝藏中随手取的),当真是潇洒非凡,与宁采臣的狼狈模样比起来更是天上地下一般的巨大差距。
李寻欢先一步来到这里守株待兔,自然就是为了等待宁采臣主动送上门来。
这种巧然相识,比刻意相交自然高明了许多。
“我就是随便看看。”站在李寻欢面前,宁采臣心里不禁有种自惭形秽的自卑感,勉强笑了笑,便要转身离去。
“且慢,看公子的言谈气质,似乎也是个读书人,公子在这幅画前久久不舍离去,想来应该是与在下一样十分欣赏此画,此乃品味相投,在这种小地方能遇到又是缘分使然。”
李寻欢说着随手将那幅画买下,仔细卷好后递给宁采臣。
“公子这是何意?”宁采臣疑惑道。
“君子成人之美。”李寻欢笑道。
宁采臣的确是自幼苦读,但屡次落榜,家中已经没有积蓄再让他读书了,无奈之下才干起了收账的行当。
见李寻欢谈吐不凡,似乎也是个读书人,不禁徒增许多好感,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对方送画淡然随性,自己若是再三顾虑反而着显得娇性了。
“既然如此,在下便收下了。”宁采臣将画卷接过,也不好再立刻离开,便主动和李寻欢攀谈了起来。
而这也正是李寻欢预料好的结果。
“在下宁采臣,敢问公子尊姓大名?”宁采臣抱拳道。
“在下李寻欢,京城人士,无意中听闻此地有个兰若寺较为有趣,便前来一探究竟。”李寻欢也是抱拳说道。
“李公子也知道兰若寺,我正巧要去那里过夜,不如我们同行可好?”宁采臣面露惊喜。
“如此甚好,正想要和宁公子秉烛夜谈一番。”李寻欢将玉扇拍在掌心,开心不已。
原本李寻欢可以想办法支开宁采臣,代替他前往兰若寺,但为了万无一失,李寻欢还是决定与宁采臣同行。
毕竟原着中是宁采臣见到了小倩,燕赤霞救的也是宁采臣,自己有心取代他,但宁采臣才是主角,他能见到的人自己可能就见不到。
经过方才片刻的交谈,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宁采臣在书篓中取出一个破灯笼,将其点燃后,勉强照亮了身前一小块地方。
李寻欢和宁采臣相谈甚欢,一路说笑着向着兰若寺走去。
越聊便越觉得投缘,二人已经是以兄弟相称。
李寻欢高大强壮,外表看起来远比真实年龄成熟,宁采臣称其为李兄,李寻欢也没有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