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李四维又吸了两口烟,“我们来说说那里的蛇……”
一如既往,李四维一边吸着烟一边讲着,把一堂课讲得很慢很慢。
因为,他现在需要慢下来,只有足够慢才能压下心中的焦躁感。
二十多天前,李四维已经接到了家书……宁柔在九月十五日生了,是个女孩,按照两家老爷子的意思,孩子取名李婉婉,小名九月。
可是,司令长官迟迟没有到任,六十六团也接不到新的命令,得不到命令,就去不了前线,但军务缠身又回不了家……这些天,李四维心底一直有一股焦躁之气在翻腾,随时都有喷薄而出的迹象!
不知已经抽了多少支烟,李四维终于把一堂课讲完了,会议室里已经烟雾缭绕。
“都散了吧!”李四维冲众将摆了摆手,又下意识地又去摸烟,却发现烟盒里已空空如也,声音中又多了几分烦躁之意,“明天上午,我们开始讲讲小鬼子可能在丛林作战中采用哪些战术……回去之后,都先好好想一想!”
“是,”众将连忙允诺,纷纷起身散去。
“团长,”王三根凑了过来,掏出一包烟放在了李四维面前,神色犹豫,“你想抽多少烟我们都能给你弄来,可是……团长,你得保重身体啊!兄弟们还指着你把他们活着带回来呢!”
李四维一怔,深深地望着王三根,轻轻地点了点头,一丝笑意爬上了嘴角,“放心吧,老子都有三个娃了……”
古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是,世间没有走不出去的阴霾!
李四维精神一振,站起身来,整了整衣帽,朝王三根一摆手,“走,先去你们营看看!”
说罢,李四维当先而行,声音平缓起来,“三哥的排长干得咋样?”
“挺好,”王三根连忙跟上,“依我看,他天生就是带兵的料!”
“那是,”李四维呵呵一笑,脚步更加轻快了,“以前,我在四方寨只是个二流子,三哥却是一呼百应的人呢!很多时候,我都要靠他来撑腰……”
看到李四维和王三根说笑着出了会议室,郑三羊长长地舒了口气,露出了笑容。
“三羊,”陈怀礼也露出笑容,“这下莫事了!”
“是啊,”郑三羊点了点头,笑容中却多了一丝苦涩,“也不知道命令啥时候才能下来……”
说着,郑三羊的手悄然伸进了衣兜,紧紧攥住了那封昨天刚收到的家书。
“是啊,”陈怀礼没有注意到郑三羊的异样,只是忿忿地抱怨着,“也不知道上面的人究竟在搞啥子,他们就不晓得兵贵神速吗?”
为将为帅者,哪个不知兵贵神速?哪个不知“先发者制人”?
可是,远征军已不再是一国之事!
国民政府一心想要保卫滇缅线,自从英方表明了共同防御的意愿,便积极和英方面磋商远征军入缅事宜,可是,英方虽然在欧洲战场上一败涂地,却始终放不下日不落帝国的骄傲,一份《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迟迟签不下来!
就在李四维和众将忧心忡忡之时,国民政府和英、美两国代表正在重庆争论着《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的条条款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国与国之间扯起皮来,却比一家人扯皮要繁琐得多,也漫长得多!
当然,李四维郑三羊陈怀礼这样的中层军官不可能知道高层之间的事,但这样干等着心里难免焦躁。
王三根的一句话让李四维生生地压下了焦躁,强打起精神在营地里巡视起来,找找问题,再给兄弟们鼓鼓劲打打气,直忙到夜幕初临才回了家。
李四维在团部旁边要了一间小屋,和伍若兰一起住着,两人、一桌、一床便是家。
夜幕下,小屋里灯火昏黄,小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伍若兰静静地坐在桌边,俏脸上的神色却有些恍惚,见到李四维进来,连忙扭过头,挤出了笑容,“回来了……”
“咋了?”李四维自然看得出伍若兰的落寞,连忙走了过去,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头,“医护排遇到难处了?”
伍若兰轻轻地摇了摇头,扭头望着李四维,强自一笑,“俺只是……有些想娃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闲不得,一旦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一想就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我也想了,”李四维坐在了伍若兰身边,嘴角挂着一丝苦笑,“可是,现在……我们团已经在备战了啊!”
在军校的时候,李四维有了假期就可以回家去看看,可是,自从接下那份委任状的那一刻起,六十六团就已经处于备战状态了。
“俺晓得,”伍若兰轻轻地点了点头,勉强一笑,“先吃饭吧!”
说着,伍若兰连忙起身盛饭。
看到她的样子,李四维唯有柔声安慰,“柔儿这两天也该到了……让她多给你讲讲娃儿的事。”
“可是……”伍若兰的手一僵,声音已然潮湿,“九月……她还……那么小啊!”
九月生在九月十五,而江城距离昆明有一千两百多里,按照常理来说,宁柔需要提前十来天动身……那时九月还不足一个半月!
想到此处,李四维也是鼻头一酸。
“吸……”
伍若兰使劲地吸了吸鼻子,轻轻地问了一句,“四维,俺们啥时候去前线啊?”
“狗日的,”李四维忿忿地骂了一句,“都不晓得上面的人在搞啥子?”
这一刻,李四维也恨不得马上带着部队冲上前线,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他们想回家,可是,他们是军人,只有把该打的仗打完了才能回家!
“四维,”伍若兰见李四维激动起来,连忙放下了碗勺,轻轻地抓住了他的大手,俏脸上满是紧张之色,“不急,不急……你不能急……”
“唉,”看到伍若兰紧张的样子,李四维唯有一声轻叹。
这些天,他让团里每个将士都认识到了即将开赴的战场将有多险恶,可是,他自己何尝不也对那里的险恶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不能急!老子千万不能急啊!
老子身后还跟着两千多号兄弟……一定要把他们活着带回来!
喜欢李大炮的抗战岁月请大家收藏:李大炮的抗战岁月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