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瑾羽带着刘原棕,扬鞭策马,又是一路狂奔。
这一次用了大半个时辰,来到了皇宫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
他领着刘原棕来到御书房门外的时候,皇上正在批阅奏折。
早朝的时候,有官员提到,今年的雨水较少,皇上也很是担忧,想从各地官员的折子中找出些有用的信息。
胡公公迈着小碎步从殿外走来,他尖细的嗓音在御书房响起:“皇上,神策大将军在殿外求见?”
皇上从书案上抬起了头,一脸疑惑:“噢?……宣他觐见。”
这神策大将军早朝之后,刚走了一个多时辰,这是有什么好事吗?
“微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草民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上正襟危坐:“平身!”
陆瑾羽指了指刘原棕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农庄有个农夫来自陇西天水,据他所言,陇西郡大旱,从开春都未下过雨。”
皇上闻言,眉头邹成一个川字:“此话当真?陇西郡知府殷远林的奏折,怎么从未提起?”
刘原棕吓得立马跪了下去:“启禀皇上,草民三月下旬离开天水的时候,陇西郡确实大旱,从开春都未下过雨。土地开裂,小麦枯死,连饮水都成了问题。”
皇上又翻看了殷远林递上来的折子,并没有提起干旱的事情。
他立刻召见了太傅、丞相以及几位内阁大臣到御书房议事,商量应对之策。
第二日早朝,皇上提起了陇西大旱,但是文武百官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通过商议,最后决定从刑部抽出一队人马,快马加鞭去陇西查看实情。
在事情查清楚之前,刘原棕就暂时扣在皇宫里。
刑部的一队人马当天就出发了,往西绝尘而去。
就在刑部的队伍出京没过三日,京城的西郊已经涌进了一些难民。
朝廷这才得知,原来陇西郡真的发生了大旱。
早朝上,皇上雷霆般震怒:“这个殷远林是要造反吗?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居然瞒而不报!”
皇上又想到了,如果殷远林要造反,那么刑部的几十个人,岂不是有去无回了?
随即又再派两个绝顶高手带着他的手谕去追。
发生了旱灾,朝廷立即商议派钦差大臣前去赈灾。
陆瑾羽毛遂自荐,想要揽下了这个差事:“启禀皇上,微臣愿意作为钦差大臣前去陇西赈灾。”
“微臣的外祖父就是陇西郡的知州,可是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来过书信了,微臣甚是担忧,望皇上恩准。”
大元帅杨威,在这几个月的调理之下,身体已经恢复了。
有他坐镇京城,皇上也放心。
皇上的眉头紧锁,思考了片刻后:“准奏!朕另外派安亲王与你同去。”
“谢皇上恩典!”
陆瑾羽低头抱拳行了个礼,站回队列里。
户部立即凑集了十万两白银,前往陇西郡赈灾。
朝廷在每个州郡都设有粮仓,钦差大臣到了之后先在当地开仓放粮,之后再从周边的郡县购买。
陇西郡那边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外祖父也有三个月没有书信来过,陆瑾羽很是担心。
京城这边还算安稳,唐仁礼是个正直的好官,那些涌入的难民,户部会在京城的周边县城给他们进行安置。
按照户籍路引,给他们划分荒山。
朝廷承诺了,来年开春,会给他们分发粮食种子。
现在种粮食已经来不及了,唐茗希就给唐仁礼提议,开坑的荒山可以栽种红薯,到年底还能有点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