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想通了,做起事来也就不再缩手缩脚。
身在欧罗巴洲的三个王爷,此时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大杀四方。
反正皇位是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
陈兴显给三人的军队和财物,都是一碗水端平。
能建立多大的基业、能打下多大的地盘、能在史书中留下多厚的篇章,才是他们此刻最关心的事情。
汉王的军队,从西西里岛登陆亚平宁半岛后,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腓力二世和陈兴显达成协议后,驻守在这里的西班牙王国陆军开始撤退。
汉王的大军,则兵不血刃的包围了教皇国。
一封封勤王的命令,从教皇国开始发往各处。
可葡萄牙共和国是中华最铁杆的小弟,他们的国家都是在中华的支持下才复国的。
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是彻底被中华打服了,他还要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份家业。
法兰西王国,现在正在被陈王和西班牙人夹击。
西班牙陆军的且战且退,让法兰西国王以为他们还有机会。
神圣罗马帝国就更不用说了。
能凑出一万人的军队,都非常的艰难。
一个婆罗洲省的面积,分成四百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和城邦。
任何一个城邦能出兵一千人,那都算是有大国气象了...
瑞典王国和波兰立陶宛公国,还在和三大汗国一起瓜分着罗刹国。
教皇的命令下达后,最终只有威尼斯共和国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勤王。
这个商人群体的国家,只能用武力来威慑。
因此汉王的陆军继续围困着教皇国。
等到威尼斯共和国的陆军登上亚平宁半岛之后,汉王的海军巡逻舰队,切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线。
商人的嗅觉总是最灵敏的,他们发觉自己后路被断之后,立刻选择了后退。
什么教皇?
有钱才有教皇,没钱教皇啥都不是!
若是命都没了,还怎么去赚钱。
中世纪教皇拥有情妇和私生子并不稀奇,但这些"丑"事谁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用一匹匹骡子装满金子,贿选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所以中华的全民普选制度,只在村镇两级执行。
从县级往上,那就需要有专业的执政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人来当选。
陈兴显可不希望以后的中华总理各处事务大臣,弄个毫无执政经验的“商人”或是“演员”上台。
而且陈兴显也在刻意的区分村镇和城市,毕竟以后的内政危机,都是要靠村镇来化解。
早在汉王登上亚平宁半岛之前,情报司就已经开始对教皇国下手。
金钱开路的他们,甚至左右了教皇的选举。
甚至情报司还将教皇的私生子和私生女,都发展成为自己的线人。
当汉王的军队逼近罗马城,各国兵马又没人愿意前来救援的情况下。
教皇选择了投降...
但这投降是有条件的,汉王必须承诺保证教皇的安全。
而且罗马城中,要给教皇保留一块领土,让他的政令可以畅通无阻。
教皇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卫队。
这时候不管教皇提什么要求,汉王都会答应。
只要汉王的领土将教皇国包围,那什么政令可以发出,什么政令不能发出。
谁说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