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玉珠离去,牧戈却是丝毫没有睡意。
望着眼前正在软化的玉璧他陷入了深思,凭借着他对玉符的理解,以及神玉的制作经验,他可以确认后山洞穴中的确是一个阵法。
只不过这个阵法的等级相对来说比较低。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推测,单从玉璧上的阴刻图文就可见一斑。
图文本身相对比较简单,完全达不到神玉或者说玉符的层次。
通常来说,玉符被温养后,可以自动吸收外界的能量,并反馈给佩戴的人。
而洞中的玉璧,却是依靠消耗玉石自身的灵气,在吸收外界能量方面,几乎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石洞内的阵法之所以能够运转起来,关键在于这是一套阵中阵,也就是说石壁洞穴的位置本身,处于后山的西北方位。
相当于戌亥之间的辛位,也就是冬至时令所对应的星宿方位,正是天然的运化枢纽——天一生水之地。
对于建造这个阵法的人,牧戈最佩服的就是对方寻龙点穴的功夫,刚好就选到了这个天然的阵法枢纽位置。
所以对玉器本身构成的聚灵阵法,要求不太高,甚至只需要借助些许的玉器能量就可以满足运化灵气,蓄养灵水的目的。
明白了这个阵法的原理,牧戈觉得有些鸡肋,投资如此多的玉料,结果就为了这么一点天一神水。
而且神水的能量也不太明显,小猴子和欧阳家,之所以可以利用神水治病,根本原因是当时有一些沉淀的原浆溶液。
如果没有原浆的话,效果相对就有些鸡肋,这样一比较,还不如用这些玉料制作玉符更为实用。
然而,思虑再三,明知道是鸡肋,牧戈还是要去做。
这个阵法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将灵气转化为灵水,灵水可以被没有修炼基础的人吸收,而灵气再多,没有修炼基础,也是临渊羡鱼。
而牧戈此时所想的,以及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改进这个阵法,增加这个阵法的转化效率。
如果成功的话,也是一次很不错的尝试,即便是再多浪费点玉料,他也认了。
这个时候,他的大脑突然间一个灵机闪现。
之前的青铜盒子上面刻画了不少星象图案,他一直不太理解其真正用意。
难道说,青铜盒子与青铜镜之间其实诠释的也是一套完整的阵法?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就太不可思议了。
因为从青铜镜的年代推算,如果记载的是阵法的话,那么这个时间可以直接追溯到先秦时代之前,也就是说这个阵法更接近于上古时代的阵法传承。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从书柜中取出那套青铜盒子。
其实以他的记忆,一切都刻画在脑海之中,完全是一种习惯而已。
很多东西讲究悟性,研究上古文化同样如此。
代入阵中阵的布局原理,牧戈发现青铜盒子其实代表的就是天地六合的空间架构,而中间的青铜镜则代表了天地运化的中心。
当然,这套模式诠释的不仅仅是理论而已。
这就好比你懂得了水力的利用,随时随地,你只需要找到有利的地势,然后提供一套动能转换装置,就可以实现能量间的转化。
同理,四方盒子就好比提供充足水力的外部环境,而青铜镜就是实现能量转化的动能转换装置。
这一点类似于后山中的阵法,石洞的位置就是天然的水能量聚集地,而后天构建的阵法就是为了实现能量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