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见小妾哭得梨花带雨,猥琐的把小妾搂在怀里说:“放心,有本贝勒在,衍圣公不敢把他怎么样,顶多受点皮肉之苦罢了。”
孔胤林听到小妾的禀告,大惊失色,心想这蛮夷之邦,还真不可信。
你们不是很能抢吗?为何到了曲阜,就畏手畏脚,为了点粮食,就要陷我与死地。
可反抗大清,孔胤林又不敢。
只有三天时间,那可怎么办?
孔胤林也恨衍圣公,自己这些年,为孔家赚了那么多的银子。
如今不过是拿出一些粮食,安抚一下这些匪军。
衍圣公都不肯,还一直想要治我的罪。
孔胤林知道衍圣公有多狠毒,这些年,死在衍圣公府的佃户、婢女、长工,不知有多少?
自己要是落在衍圣公手里,不死都得脱层皮。
想到这里,孔胤林恨从心边起,恶从胆边生。
当晚,孔胤林就召集自己收养的死士。
这些年,孔胤林在兖州做孔家的主事,背地里还充当满清细作。
为此收留了不少亡命之徒。
当日兖州锄奸时,孔胤林之所以能够在滋阳逃脱,都亏了这些人,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才得以逃脱。
孔胤林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三百死士,杀进衍圣公府。
衍圣公府的这些恶奴,平日里欺男霸女还行,哪里是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的对手。
虽然人数众多,但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孔胤林知道,没有孔家,他啥也不是。
所以杀到孔家后,就直冲孔胤植的卧房,一刀结果了孔胤植。
衍圣公府巨变,当然惊动了巡夜的清军。
等清军赶到时,孔家孔胤植一系子弟,都被屠杀殆尽。
尚可喜听到消息后,也是非常震惊。
连忙敢往衍圣公府,看到衍圣公府的惨状,尚可喜心中一慌,说:“完了,全完了。”
尚可喜气得把所有的死士当场赐死,把孔胤林抓起来,带去见阿巴泰。
阿巴泰见事情已经发生,他也不在意,孔胤植一直想要杀了孔胤林,这让阿巴泰很反感。
加上孔胤植一副衍圣公的做派,从来都没有正眼瞧过他这个大清的贝勒,让阿巴泰更是不爽。
要他捐献一点粮食,还给他卡脖子,又挑战了阿巴泰做为大清贝勒的权威。
阿巴泰觉得想孔胤植这样的衍圣公,肯定不是大清的好奴才。
还不如选一个听话的衍圣公。
孔胤林为了讨好自己,把妻妾都奉献出来,这才是大清的好奴才。
于是灵机一动,当场就决定,让孔胤林继任衍圣公。
孔胤林听了大喜,这要是自己当了衍圣公,自家这一脉就飞黄腾达了。
作为孔家人,怎么不知道这嫡庶之分。
虽说这衍圣公是阿巴泰所封,做不的数,但只有掌握了孔家巨大的财富。
再到朝中收买一些官员,得到大明的册封,也不是不可能。
当年楚王宫,不是也发生过假世子吗?
唐王家也有以庶夺嫡的事情发生。
而现在衍圣公直系血亲,被自己屠戮一空。
只要不让世人知道,是自己所为,朝廷想要衍圣公延续,自己不是没有机会。
孔家学案发生在深夜,自清军进城以来,就实行了严格的宵禁。
所以第二天,曲阜百姓并不知道,衍圣公府出现了血案。
但遗憾的是,孔胤林在孔府,虽然搜出大量的金银财宝,但粮食却不多。
而掌管孔府府库,是孔家的三长老。
这三长老孔胤松,虽然也是庶出,但当年参加乡试,中过举人。
孔家虽然是圣人之后,文风却不盛。
自科举以来,中进士者凤毛麟角,就是中举,也是不多。
孔胤松中了举人,与孔胤植又是堂兄弟,在孔家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最后,得到掌管府库的肥差。
这就不得不说,这是世袭制的局限性。
当年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却只在皇家内部实行。
为的就是减少了朝廷负担,也为分化了藩王的实力。
但推恩令,在民间却很难推行
世袭制,确实能够集中财富,有利于提高家族地位。
所以在汉朝末期,出现了门阀政治。
晋朝废除推恩令,立即出现八王之乱。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藩王门阀乱做一团,才有了五胡乱华。
推恩令实行的不彻底,主要就是忽略了人权平等,也没有彻底废除世袭制。
但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王朝,推恩令已经是开天辟地的大举措。
这也是自汉以后,再没有推恩令一说的原因。
喜欢大明天雄军请大家收藏:大明天雄军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