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世,历经数十年,容酌终于将他自少年时就放在心上的姑娘娶回了家。
此刻,他在前面,而他的溱溱就安稳地坐在后方的花轿之上。
百姓分立在两侧,路旁皆是维持百姓秩序的守卫们。
被隔开了些许距离的百姓兴奋地对着容酌与阮溱送祝福,大家的眼中都是纯粹真诚的祝愿。
有人在百姓之前发着银两与喜糖,还有专人请百姓们去不同的酒楼用膳,这一下,百姓们就越发的兴奋激动了。
世子爷与世子妃之喜,合该普天同庆,万民同乐!
“快,孩子,冲着花轿喊,恭贺世子妃与世子大婚之喜!”
一妇人抱着怀里四五岁的孩子,摇着他的手,“要不是今日世子妃与世子成婚,我们家可分不到银钱给爹爹治病,还没这么多好吃的。”
“快喊一声!”
怀里的孩子闻言眼睛一亮,立马抬起双手放在嘴巴两侧,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恭贺世子妃与世子大婚之喜!”
他喊了好几遍,喊得脸都红了,最后又憋出来一句,“世子妃是仙女下凡!”
因为世子妃是仙女,所以今日他家可以领到银两和吃食。
领到银两就可以给爹爹治病了,有了吃食,他就能够好好过一个生辰了。
这样看,世子妃一定是仙女,只有仙女才会坐在开满花花的轿子里。
孩子的母亲没想到自家儿子后面会喊出这么一句,对着孩子的小脸就重重亲了一口,“说得真好,不愧是娘亲的好孩子!”
在她来看,阮溱与容酌就是如神仙一般的存在,救她们一家于水火之中。
孩子的声音很有穿透力,坐在花轿中的阮溱自是听得清楚。
前面的话是家中长辈的教的,后面的……
阮溱眼里的笑意加深。
孩子就是单纯又可爱的存在啊。
接亲的队伍走得不快,绕了大半个上京城以后才回到煜安王府。
这是大殷的婚嫁习俗,新人大婚那日,新郎接到新娘之后,要带着接亲的队伍于所在城中绕一绕,寓为接受大家的祝福。
一般不过是绕几条街道,若非时间上有异,容酌只想带着阮溱绕一圈上京城,将所有人的祝福放于阮溱身上。
一脸路走过,煜安王府的人撒钱与喜糖的手就没有停下过,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直把百姓们乐得找不着南北了。
到达煜安王府不过午时,拜堂在傍晚时分,阮溱就要先回云拂院待着。
这场大婚从头到尾都是容酌一手操办,不容易有任何一点闪失出现,要求的极为严格,只除了阮溱。
这是属于她的婚礼,她是主角,不用理会规矩与否,只要她舒适轻松,想如何就如何。
阮溱坐在云拂院寝屋的床榻上,周边放满了她常吃的东西,茯苓正随侍一侧。
随意吃了块糕点,阮溱就不想再吃,唤了在地上打滚的两只小兽过来。
阿离与阿槐今日身上都挂了一朵大大的红花,耳朵尖上也用花汁染上了一点红,看上去不伦不类又可可爱爱的。
阮溱与它俩玩了一会儿,玩腻了,就让茯苓拿了几本容酌的书来看。
时间就这样流逝,很快便到了今日的重头戏。
前厅早已是坐满了人,昭慧帝与太后亲临,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们全都在一旁。
除此之外,还有大凉摄政王,大齐女帝,越国新帝与宜嘉公主,戚国昭懿公主等其余五国的掌权者们。
大家都笑容满面地坐着,等待着那一对新人的到来。
今日是容酌与阮溱的大喜之日,于两人而言,最重要的不过就是三位爹娘了。
坐在最上首的自然就是宁浮阙,桑蘅妩与容琅三人。
起先容琅觉得不如让昭慧帝与太后坐在上首,结果当场就被太后甩了一个白眼。
“今个儿是什么日子?阿玙是谁的孩子?”
“自是要你与阿妩坐在上首接受两个孩子的跪拜,我和皇帝在一旁看着不就好了?”
“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尊卑有别?”
太后气都不带喘的说了一串,最后送给了容琅一个字,“蠢!”
昭慧帝在一旁连连点头,简直不要太赞同了。
此举更让其余人看出,皇室之间的感情是真的如传言中那般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