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蔬菜大棚弄起来到现在,本地外地过来参观学习或者交流经验、购买鸡苗等的人络绎不绝。社员们早已经从最初的拘谨到现在的放开,一个个热情主动着。
贼有主人翁精神。
远远见了就微笑招呼:“客人哪儿来呀?是听说了咱们富强养殖场,过来参观或者订购鸡雏的?那您可来对了,现在十里八乡的养鸡场虽多,但咱们富强生产大队才是这个!”
那骄傲的笑容,高高竖起的大拇指。
让证明和介绍信上都写着来购买鸡雏的调查组工作人员心中一凛,面上笑容更深:“是嘞,我在省外都听着你们富强养鸡场的大名。听说买鸡雏还送相关经验的册子,我就来看看。同志你们这是……”
“修路啊!玉清说了,要致富,先修路。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把这条运输路修好了,咱们富强养殖场的鸡鱼肉蛋才能运往全国各地。而不是只在附近这一堆一块,重复今年别地儿蔬菜大棚的悲剧。”
那话叫啥来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对对,文化人就是能拽词儿。他们这粗里粗气的,咋也记不住。
但玉清能耐,没下雨呢,就知道备伞。一步步的,走得稳当着。有她镇着,咱们富强生产大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再没有走偏走岔的时候。
谁说不是呢?
在富强生产大队,只要起一个夸苏玉清的头,社员们就能七嘴八舌自动自发的给你凑上十万八万字的。
那场景,都不亚于几十年后无辜网民被拉进全是骗子的群。
保证所想所见所听,都是苏玉清同志有多厉害。
告别路口的那一波,跟着自告奋勇的向导再往大队里走,就能看到路两旁茁壮生长的秧苗。
好家伙,不管是玉米苗还是土豆秧都绿到发黑,但凡风调雨顺些,就能有个好收成。
已经微黄的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把麦子都压得弯了腰。微风轻拂,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看着就让人心旷神怡。
惹工作人员连连赞赞,说富强生产大队的庄稼长得是真好。
提起这个,带路的社员可就又有话说了:“多亏了我们玉清跟温团长!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可人都快吃不饱了,哪来那些粮食养鸡鸭鹅狗?造粪的少,肥料就不足呗。只能把眼光往城里转,琢磨着从粪管所里下功夫。”
可城里的产出也有限,也八百双眼睛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