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个生意,第二个生意就顺利很多。
陆陆续续的,周大娘和陈氏孙氏也卖出了绒花。
见时辰差不多了,思文则换上长衫,背了书袋子,拿着书本往学堂那边走去,思远说大部分人都喜欢模仿和跟风,如果有学子见别人背了书袋子,肯定会问在哪买的,这样生意就来了。
果然,穿上长衫又手拿书本的思文自带书卷气,走在路上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等他走到学堂门口时,已经有几辆马车停在一旁,准备接家里的学子回家吃午饭的。
思文则翻开书本握着,边走边背起书来,主打的就是在学堂门口晃悠。
“娘,你看那人真好玩,边走路还闭着眼睛背书呢,也不怕摔了。”马车里,一小姑娘正捂着嘴跟她身边的妇人说。
“真是没规矩,你怎么能取笑读书人呢?”说着,那妇人掀开车帘想看个究竟。
望着思文背书的模样,妇人脑海里浮现起了自家儿子读书的情形,不由地面露微笑,叹到:如此下功夫读书,定是不会错的。
看着看着,竟发现思文身上背着的书袋子,不由得心中一动,老爷要祥儿自己拿书箱子,也不让小厮帮忙,要是祥儿也用这个来装书,就省得他每日提个重重的书箱了。
于是便开口道:“这位学子,可否过来说两句话。”
思文见有人喊,便走到了马车前,把书放进书袋子后,行了一礼,说道:“见过夫人。”
那妇人面上又是一笑,果然猜的不错,确实是用来装书的。
“你可是这学堂的学生?”
“回夫人,我不是这个学堂的,今日旬休,陪我娘来县城里头卖些绣品。”思文回答,他还是头一回见这样坐着马车的富贵人家,心中很是紧张。
“难得你有这样的孝心,还是读书人,你身上背着的可是你娘做的?”这妇人最是喜欢读书人,见思文陪娘来县里卖东西又多了一分喜欢。
“回夫人,这书袋子是我娘做的,我平日里读书都是背着的。”
“我瞧着也十分好,你娘在哪个摊子,我也得买几个回去。”
思文听了,眼睛一亮,立刻指了自家摊子的位置。
这时,学堂里下了学,涌出了一批学生,那妇人也把帘子打下了,思文则离开马车,往学生中间打广告去了。
“娘,你看他分明是故意在这里晃悠的。”那姑娘见思文走了,在马车里说道。
“这恰恰说明了,他不仅是个读书人,还是个爱动脑子的读书人。”那妇人笑着,颇有些赞赏。
而摊位这边,也围了几个客人在挑选绣品的,何氏他们热情地介绍着。而常饱常暖两人把他们送到后,则去找零碎活做了,能赚几文是几文。
这时,两辆马车停了下来,前头那辆马车上下来了一个穿着富贵的夫人,身边还跟着一个丫环并一个小厮,正是之前和思文说话的那个。她站在马车边,观察了一会儿,直接往赵氏身边走了过去。
“你就是那个背着书袋子的学子的娘亲吧?”
赵丽妮头一回遇到这样富贵的人,竟还跟自己说话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