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对辽转攻为守。】
转攻为守?
赵匡胤想不通,他宋可是建立在多个割据政权之后的政权,也是实打实打出来的政权,他弟这几年到底做了什么,让他大宋的实力降了这么多。
“这个结果,意外,又不意外,从他开始疯狂提高文官的地位,降低武将地位的时候,这个结果已经可以预测,”乾隆继续道。
不过这主要是五代十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他也不想回到那个只要有兵就能当皇帝的时候。
【公元992年,三次入相的赵普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三次入相?”司马炎看着神迹沉思道,“怕是有什么非比寻常的能力。”
“果然,开国皇帝的丞相,那都不是省油的灯,”李隆基夸赞道,“能三进,辅佐的还是大概率政变登基的帝王,厉害,厉害。”
“三次入相……”赵匡胤在心里算道,“他就在朕这里当了一个丞相,你这是?”
说着他看向赵光义,赵光义什么也没说。
“朕还以为朕已经对他很好了,结果……”赵匡胤有点失望。
结果朕一死,他就辅佐了可能杀了他的赵光义……
“不急着揽权,不急于酬功,还能直言劝谏,就算贪财,也能在宋太祖在位的时候,当十年的独相,又能他作为前君王的宠臣,能被新的君王所重用,”朱厚熜抬起眼皮,缓缓道。
就是他做的事,大部分都不能被后人知道。
他最出名的,除了半部论语治天下外,就是三上奏疏的事。
当时,赵匡胤以自己的喜恶来决定官员的职位,见此不妥的赵普上疏。
赵匡胤见了以后,不办,结果第二日赵普又拿着相同的奏疏上疏。
赵匡胤一见,一个字都没有改,继续不办,还把上疏撕得粉碎,看他怎么上疏。
令他没想到的是第三天赵普又拿着相同的内容上疏,只不过这一次的纸是粘了后的上疏。
赵匡胤看着这份上疏,进行深刻的反省,最后觉得赵普所言正确,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就是这么一个出名的故事,都是以某人来交代,他做得其他事能不能被知道,可想而知。
【同年,赵炅之子赵元僖病逝。】
【两年后,身体越来越差的赵炅接受寇准的建议,立赵恒为太子。】
“朕传给你,你传给儿子对吧?”赵匡胤看着神迹冷笑道,“你不是说你有金匮之盟,朕传给你后,你传给朕的儿子?”
“哦对,朕的两个儿子早就被你给害死,朕的弟弟也被你杀死,你是不是可以因此说,实在不是朕想立,是局势这样,你也是被逼的?”
【公元997年,病情加重的赵炅驾崩,享年五十九岁。】
【其子赵恒登基称帝。】
【登基后的赵恒两个月恢复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之位。】
“这么速度,登基就恢复?”赵匡胤有点吃惊,随后转头对赵光义道,“看看你儿子的反应,再看看你的做法。”
“你做了什么,可不难推出。”
赵光义:……
好你个赵恒,让你登基,就是让你揭老底的?
喜欢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请大家收藏: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