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5年,见没办法说服李纯停止对淮西进攻的王承宗等人派出刺客刺杀主战派的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
……
“刺杀的可是宰相?”扶苏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
宰相,仅次于皇帝之下的人物,就这样被杀了?
这到底是皇帝无能,还是手下太强。
“真废,”秦始皇看着神迹嫌弃道。
连天子脚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都能被杀。
“武姓宰相?”李世民闭上眼睛。
不得不说这武氏的手段真高明,先是为武家和李家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男宠。
接着又让武家和李家大肆联姻。
让他武家保全,到后来还有人当宰相。
“杀了还只是开始,”朱标自言自语道,“好戏还在后面。”
当时李纯得知天子脚下,一国宰相被砍了脑袋,重臣被伤了身子后,火怒三丈。
这可是赤裸裸的藐视和挑衅!
李纯立刻给宰相配备金吾卫骑兵,以便保护。
同时下令长安府、县的衙门捉拿凶手。
即便如此,也没能打消官员的恐惧——一连数日文武百官不敢在天亮前上朝。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刺客做了更匪夷所思的事——给要抓他的人写道,谁急着抓,就要谁的命。
这下官员们面如土灰,生怕因行动过快,成了第二个武元衡。
抓捕行动因此变得特别慢。
不久,见没有结果的李纯加大悬赏力度,加强惩治私藏力度,官员这才稍微加快步伐。
经过地毯式的搜索,众人一筹莫展。
最终,在他人提供的信息的引导下,他们把幕后黑手锁定在王承宗身上。
很快,他的手下及党羽十四人全部被杀。
百姓们笑得合不拢嘴。
同一时间,远离长安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正办着宴会喝着酒。
在他身旁,正是血肉模糊,腐烂多时的武元衡的头。
唐廷千算万算,也没能查到真正的幕后指使者。
【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受伤,不久入相。】
“这裴度居宰相之位二十余年,重用李光颜等将,保护刘禹锡等人,推荐李德裕,韩愈等人,真的帝国好宰相,”赵祯感慨道。
【几个月后,裴度奔赴淮西,在李愬的共同进攻下,淮西平定。】
“还不是唐的鬼要求,”赵光义不满道,“要不是他们非让宦官监军,至于这个结果吗?”
“当时平定刘辟之乱不就没有用宦官,不就轻轻松松解决了。”
“刘辟之乱确实容易,和这点有关系,但是不大,”赵匡胤话锋一转,“不过要说用宦官,这李纯用得是真不少。”
“也不难理解,他可是靠着宦官登基,”赵光义立刻道,“没有宦官,谁知道什么时候能登基。”
“你也说了什么时候能登基,”赵匡胤继续道,“李纯是太子,登基是必然,而且李诵确实在李纯登基五个月后就驾崩,就算没有宦官,也就多几个月的问题。”
“不是说李诵可能是李纯所杀吗?”赵光义问道。
“几乎不可能,李诵本来就中风,活不久多正常,再说他已经当上帝王,完全不需要因此背上弑君的名声,”赵匡胤回道。
【次年,李师道被平。】
【河北三镇安定。】
【同年,李纯下诏征求方士。】
“方士?”秦始皇一愣,旋即明白。
这小子找方士,怕也是为了长生不老。
【次年,李纯服用丹药,性情暴躁,殴打身边宦官。】
【对此心生不满的宦官遂打算弑杀李纯。】
……
“不满就杀?”司马炎不禁说道,“这唐朝皇帝,当得真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