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
朱元璋才心灰意冷的结束了科举制度。
“你懂什么你懂?科举制度,现在根本施展不了!”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摆摆手:
“学得不精,还在鲁班面前班门弄斧。”
赵文泰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读过大明史书的人。
自然知道,朱元璋所担心的,就是这个时候的科举制度还不完善。
“凤兄,但是如果不展开科举制度,那么朝中就全是士族势力。”
“而朝中局势不稳,大臣结党营私,谁危害高,谁危害低,凤兄应该明白吧。”
一番话。
仿佛水波一样在朱元璋的脑海中阵阵起伏。
如雷贯耳,醍醐灌顶。
是啊。
自己只关心官员有没有行政能力。
却忽视了朝局的动向。
“寒门的子弟想要出头,就必须开展科举制度。”
赵文泰摇了摇头:
“只可惜,这件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
“但如果,将海津,或者宛平的百姓,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
“说不定,他们日后也能成为幕僚,或者入朝为官。”
“如此一来,也算是改善吧。”
朱元璋听完。
心中感慨不已。
没想到赵文泰居然想得如此长远。
以一己之力。
颠覆不完善的制度。
王佐之才,也不过如此吧?
如果赵文泰没有这么贪就好了……
将这些杂念抛之脑后。
朱元璋朝着赵文泰索取了一罐子青霉素。
随后打算高高兴兴的离开赵府。
临走前。
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朱元璋回过头。
放大的就是赵文泰那张贼兮兮的脸。
“先前,那海上交易的事情,不知凤兄考虑得如何了?”
要不是赵文泰提起来。
朱元璋都差点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说起这事儿。
朱元璋就恨不得直接把赵文泰给千刀万剐了。
一天天好事儿不做。
尽做那些忤逆君王的事情。
背地搞一些小动作。
真是罪该万死。
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
原本打算直接骂赵文泰。
但转念一想。
不行。
咱必须好好打探消息。
这赵文泰背后到底研究了多少火器。
如此一来。
咱才能安心!
那海上如此多的贼寇。
都是拥有火器的。
这赵文泰肯定是发明了更好的火器。
否则的话。
以他这个贪生怕死的性格。
不可能会提出要去海上剿匪!
于是。
朱元璋点点头,道:
“这门生意可以做。”
“但,咱要看看,你到底有没有实力。”
对于面前这个凤兄的墨迹性格。
赵文泰算是见识了。
他点点头,但忽然想起什么。
“要不然你们三日之后再来吧,本官还有个大杀器,三日之后应该完工了。”
看他那卖关子的得意样儿。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非常不爽。
“你小子最好是!”
说完之后。
朱元璋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赵府。
他怕再跟赵文泰说下去。
他随时都有一种会剁了赵文泰的冲动!
……
二人离开赵府。
紧接着,便来到了之前的福来青楼。
一进去,朱元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