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将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又发明了如此多的东西。”
苏清如此说,就是看到了朱元璋神情的变化。
既然赵文泰引起了朱元璋的震撼,他当然要锦上添花。
只可惜苏清不知道的是。
朱元璋早已见识过了。
如今只不过是看见一些更新的花样,感到咋舌、
“走,去工厂!”朱元璋有点迫不及待了。
“当然可以,现在就是去往工厂的路。”苏清脸含笑容。
进入工厂,朱元璋远远的就看到了高大的炉子。
这炉子足有二十米的高度,从体积来看至少有一千立方米。
朱元璋被震撼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他想象不出来,这么高大的炉子如何将矿石投入进去,又如何炼制出来铁。
等到几人靠近了炉子,苏清用手指着一条长长的运输带,然后对朱元璋表示。
“这个运输带和我之前说的杠杆原理类似,又有所不同。”
“用这运输带将矿石运到高处,然后再投入到炉子。”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追问:“再然后呢?”
“这炉子中有焦炭和其他的东西,将矿石融化,然后再去除杂质。”
“最后出来的铁的纯度要比正常的纯度高了许多。”
“赵大人说这是什么还原反应,这其中有科学又有化学。”
朱元璋又听到了一个新的词汇:“什么叫做化学?”
“就是几种物质放在一起反应的过程。”苏清再解释。
有工人还在不停的忙碌。
朱元璋看到这些工人将矿石投入炉子,然后又看到有工人从另外的炉子运输出来铁水。
自从进入到这里,他就被震撼到了,现在看到了真正的高炉炼铁,他眼底泛着一抹激动。
用震惊二字,已经不能形容此时此刻的状态。
他所看到的这一切,哪一项都能利国利民。
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究竟是何等的人才才能想出如此的办法。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有头脑,又懂得如何治理。
如果赵文泰,不是贪官就好了!
朱元璋在心里又对赵文泰刷新了印象。
苏清带着朱元璋将这个工厂转了几圈。
朱元璋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停下,不停的在询问。
有时候工人在给朱元璋解答,有时苏清在解答。
朱元璋听的颇有兴趣,但是天色已晚只能先返回,第二天他又去了工厂。
两天的时间,朱元璋才把高炉炼铁的工序了解清楚,现在对原理也是略知一二。
第三天。
朱元璋打算回海津了。
他想了想。
还是让苏清继续留在自己身边。
毕竟常山是干净的,但是北平呢?
万一里面还有自己没调查清楚的事。
被他们蒙蔽过去就不好了!
于是。
马车粼粼而巡。
又是几日,回到了北平。
回到北平之后,舟车劳顿。
朱元璋和苏清坐在一个茶摊喝水。
这时旁边一桌的几个人正在聊天。
看着热火朝天。
一个黑衣服的年轻人摇着扇子对同桌的人开口说道。
喜欢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请大家收藏: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