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
如今潼贯领军兵出汴梁,直扑南方乱匪,想必过不了多久朝廷就能收到捷报了吧。
这是汴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最多的话题。
要说指点江山还得是这时候的书生士子,老百姓不过是看个热闹,毕竟禹朝已经承平多少年了。
不过,禹朝的百姓,对此则是不怎么在乎,也有可能是太远的原因。
总之他们大禹太强了,更何况潼贯带兵去的,区区毛贼还不是手到擒来,西夏都被打的丢盔弃甲的,这种土匪何足挂齿,这是百姓心中大多数人的想法。
而书生则是夸夸其谈,而今又马上就要大考了,文人士子,一下子就更多了。
另一边,今日得武佶心情还算不错,可也有让她觉得很棘手的事情。
比如昨夜从南方逃回来的朱缅,武佶不知该如何处置于他。
从武佶的内心来说,这朱缅对他是极好的,做事从不马虎,对他也是极为忠心的。
可如今南方那些反贼,喊着要杀她,而他又不能无视这件事,这让他有些苦恼。
于是他在哏月之中散心,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这让他疑惑,都说了今日不要来烦朕么。
身后的太监赶紧说道,陛下,御史中丞王黼求见,说有要事要与陛下说。武佶听的一愣,这王黼怎么来了。
要说朝中这些大臣,除了蔡京,就是他王黼最懂事了,无缘无故从不来打搅自己。
让他进来吧,
没过多久,王黼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官家,出大事了啊,杭州知州周作文不顾知府孙守义的百般劝阻,竟然弃城而逃了。
官家,杭州陷落了。
从王黼进来,到跪倒在他的脚下,武佶从震惊到呆滞,脸色惨白如纸,就那么站着一动不动。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王黼,口中的话语都有些颤抖。
王黼只好又说了一遍,说什么孙守义带着无数的士卒抵抗杭州的贼人三天之久,结果不敌,只好带着家人远走柳州。
武佶总算是反应了过来,一把打碎了身边的一个雕工极好的花瓶,踉跄着做到了椅子上,眼神逐渐变得异常愤怒。
好你个周作文,贼人还没来呢,你就吓得弃城而逃了,那城中百姓当如何活命啊。
朕如此信任于他,给他高官厚禄,为的是你他保国安民,可是他就这样回报朕的么。
说完又是把身边的笔墨纸砚扔了一地,呼吸都有些上不来了。
王黼跪在地上,膝盖都有些疼了,可他也是第一次见武佶如此的愤怒,她也吓得不敢起来了。
这杭州就这样没了,就这样没了么,城中的百姓可曾逃出来?
武佶连忙问道,他的心都在颤抖,杭州可是有十多万人口啊。
回官家的话…
你起来吧,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咬文嚼字的,你快说,朕不想听你废话。
据孙大人的信中所说,他与城中士卒百姓,奋战三日,后带着百姓离开了,不过贼人紧追不舍,百姓士卒死伤惨重啊。
听完这话,武佶突然不愤怒了,因为他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朕问你,如今的周作文身在何处。
官家,信中没提啊。
传旨,着刑部发出海捕文书,务必找到周允文一家的所在,找到后给朕抓回来。
朕要看看,他周允文有几颗脑袋,悬赏也发出去,我就不信,朕就不信,我大禹这么多的能人异士,会找不到他们。
说完,武佶一甩袖子走了出去。
留下一脸懵逼的王黼,不过她也算放下心来了。
看着空不一人的哏月,她也不妙有些好奇的左右看了看。
随后,心中想到孙守义,这人可是是他的人,而周允文不是谁的人,所以他要在周允文回来之前,把这件事做死了,让她回来就要进大牢。
其实她那里不知道周作文的动向,杭州还没决定撤离的时候,这孙守义就带着家人去了柳州,要说他孙守义有什么本事,那就是有钱,能捞钱。
与城中和贼人大战…
这都是王黼杜撰的,为的就是让皇帝大怒,而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等着周作文带着人回来受死了。
这件事如果真的做成,孙守义自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