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没听说过,他在哪里?你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
“娘子,咱们还是去军营里看看吧,你看,我们才来两天,根本不熟悉这里的情况,离开了这么久了,那些新兵可能又在偷懒了……”
罗禹心中叹息,李商隐你当然不知道,这个时空除了我谁都不可能听过他名字,他如今在哪我也不知道,话说回来,我也没见过他,但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三百首》里,他可是大神级别的人物。
“又扯开话题,行了,反正诗是好诗,可惜不是你写的,夫君,走吧。”李秀宁也不再纠结这事了,罗禹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夫妻间总不能什么都计较吧。
罗禹忙跟在她身后往校场走去,看来以后背诗要选应景的了,不然被拆穿多尴尬啊。
这批新兵共三千六百名,其中大部分是关中子弟,掺杂了少量的陕北青壮,李渊广征新兵,自然是为了往后的战场能后继有人。
他二人刚出了校尉府大门,卢晓就拿着两个红色信封快步而来,脸上显出忧心如焚的表情。
洛阳,李世民根据特战队的情报决策,本打算正月十六开始把城中老弱妇孺迁往周边,但赵匡胤和朱元璋提前行动,把这个计划打断了。
收到山东情报时已是正月初八,这是特战队用最快速度送过来的,从山东菏泽到洛阳那么远,他们不眠不休用时三天两夜,够辛苦的了。
情报发出当天到现在,也就是说赵匡胤已经离开山东三天,按行军速度现在应该和王世充汇合一起赶洛阳了。
不能再等了,必须把城中无战斗力的部分百姓迁出,将来局势不利时外围的兵马还得进驻洛阳,到时候,粮草问题也不会太早出现。
正月初九跟程知节、李道宗、长孙无忌等人商量了一天,才确定明日,也就是正月初十开始外迁百姓,大概两天左右时间就能完成。
算下来刚好在敌人合围之前就能操作完成,利用这两天时间也可以训练一下留下来的青壮,让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规避羽箭、石块的动作。
所有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在进行,当初拒绝了父皇西撤长安的提议,李世民就是有信心守住洛阳城,好让父皇其他的步骤能顺利实施。
将决定好的事情写信快速送往长安,李世民雄心万丈,四国联军又有何惧?你们想取得洛阳,没那么容易!且看我李世民用一个小小洛阳城戏耍你们,换取整个天下。
洛阳周边属平原地带,要挖地道留条退路很容易,但李世民没有说起,这次必须要有置诸死地而后生的信念,不然有退路的情况下总会留些精力用来逃跑。
程知节在洛阳待了那么久都没有开挖地道,足以见他也有李世民同样的想法,李道宗每日都在训练程知节的兵马,好跟陕州军团以相同的指令、旗语进行指挥,他就是有心也没空开挖道了。
薛万彻很精明,他作为陕州副将,当然也要陪着李道宗一起训练,但训练之前他找到长孙无忌提了一句地道的事,希望长孙无忌能瞒着众人挖出一条通往新安县城的地道,为李世民留条后路。
长孙无忌是多么精明的人,他当然知道这是薛万彻故意说起的,从洛阳到新安差不多有一百里,想要不让李世民发觉挖通这条地道,显然不容易,但为了李世民安全,他又不得不去安排。
新安校尉是他的堂弟长孙无极,如果能跟他联合在一起,两边同时开工,要挖一条仅能通过一个人的百里地道,应该不用多久吧。
想好就做,他立刻写信往新安跟长孙无极交待好任务,由他那边先开始挖掘,确定好方位后洛阳这边再开始按他们方位开挖。
可人算不如天算,新安那边才刚开始行动,朱元璋就已气势汹汹而来,每孙无极不得不放弃,并第一时间通知了长孙无忌。
看来地道之事是不可能完成了,长孙无忌不由得有些懊悔,为何不提前开挖。
地道是挖不成了,但地下室总能挖出来吧,长孙无忌在离常平仓不远的地方选好地址,开始了秘密开挖地下室的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地下室离常平仓近,搬运粮食就更容易,万一洛阳失陷,也有一处藏身之所。
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在干什么,他也没点破,这件事情长孙无忌没有做错。
战端一开,谁也不敢保证能活到最后,让他安心比什么都强。
不能等长安回信了,明日必须要组织百姓出城撤往长安方向了,要不然真的来不及了。
李世民闭起眼睛下定决心,叫过一名亲卫,让他去请程知节、李道宗过来。
罗禹看到红色信封就知道肯定发生大事了,而这大事百分之九十是关于洛阳的事情,李秀宁刚要去接情报,却听卢晓道:“公主殿下,陛下有旨,这些情报您不能看,属下不敢有违圣意……”
罗禹不等李秀宁发话,就抢先道:“既然陛下有旨意,娘子你就先行避一避吧。”说完还冲她眨了眨眼,意思就是我知道了你还怕会瞒你?
李秀宁明白罗禹你意思,转身往校场走去,父皇为何要瞒着我?难道洛阳世民处出事了?不行,我得回去问清楚。
但当李秀宁回到刚才的地方时,罗禹和卢晓都已消失不见,显然是故意支开她,然后到别的地方去看情报去了。
李秀宁恨恨的跺了跺脚,心中不禁酸楚,一行清泪落了下来。
“你别哭啊,我不是在这里吗?”罗禹声音传来,李秀宁高兴地转身一看,眉头皱起,双眼精光一闪,面前站的是一个陌生人,身材、声音却非常像罗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喜欢大唐之征战天下请大家收藏:大唐之征战天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