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不假思索道:“守不住,不过三到五天还是能坚持的。”
韦太后脸色黯然,主将都说守不住,那这战还怎么打?用三千右武军和数千李渊军的伤亡换来三五天的平安,有必要再抵抗吗?
她本就是弱女子,被形势逼到这份上,不敢再有主见,但保住儿子的性命,是她决不会让步的条件。
“张将军,哀家现在只能依靠于你了,麻烦你以右武军投城为条件跟唐国公谈判,保我母子二人性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太后,万万不可有此念头,依末将看来,唐国公进城后暂不会伤害圣上,他还需要圣上为他正名,所以,谈判大可不必,您忧心军卒伤亡,直接开门让他们进来就是,这样还能落个识时务的好名声,唐国公也不至于把事做绝。”
韦太后想了想,的确如此,既然抵挡不住,为何还要挟皇城守军与李渊谈判?谈好了自然不会影响到自己母子的安全,若谈崩了,两军打起来,结局根本就没有机会改变了。
“好吧,就依张将军之请,请唐国公进城。”韦太后终于还是低下了高贵的头,放下了高姿态。
张将军应诺后马上转身前往皇城北门,李渊就在那里,尽快将太后的懿旨告知李渊,才能免于一场刀兵之灾。
不是他不想打仗,做为军人,马革裹尸还是他的夙愿,但这种战争根本就不是他向往的,带着三千多弟兄打一场毫无胜算、也无意义的内战,没必要,最后可能还会被扣上反贼的名声,不但害了弟兄们,也害了他们的家人。
李渊稳坐太师椅上,房玄龄和杜如诲坐在下首的椅子上,喝着茶,一点也不像要开战的样子,张将军只身前来,在卫士的指引下穿过了十几排由刀斧手组成的卫队,才来到李渊帅帐里。
他认得李渊,但李渊认不认得他就不知道了,至少目前看来是不认识的,因为李渊在等着他自己介绍。
张将军抱拳道:“在下张宇,乃皇城右武军将军,奉太后懿旨请唐公进城。”
李渊应该早就猜到是这样的结果,他也不惊讶韦太后的选择,长安城就剩一个皇城不在掌控中,围住后就算不战,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能这么快看清局势并选择投降,足以证明这女人不简单。
“张将军,老夫就不进城了,你回去告诉太后和皇上,此次围攻皇城,实在是为清君侧,像崔秀此等奸佞小人,以后还是不要相信为好,现在事情解决了,老夫就先回去了,张将军,不送。”
李渊这番话说出来后,张宇才发现自己这边所有人都被李渊玩弄于股掌之上,杨侑的皇权已经开始崩塌,立不起来了。
好一个以退为进,他坐在门口动动嘴皮子就将你吓个半死,然后等你受不了了投降,再把你的里子也翻出来看看,告诉你,他只是看到你衣服上有一只跳蚤,想帮你清理而已,至于这只跳蚤是死是活不重要,他就是想看,你还得乖乖的将衣服解开让他看。
张宇不敢再停留,他浑身不舒服,跟李渊这种人打交道,他还嫩了点,太后和圣上更加的不是他对手,看来,离改朝换代不远了。
一身冷汗的张宇回到韦太后跟前,他不敢将所有猜想告诉韦太后,只是重述了一遍李渊的话,然后就告辞退了下去。
韦太后听了也半天没回过神来,她毕竟是女流之辈,从政时日尚短,根本就想不到张宇想到的,她只觉得这次危机过了,李渊没有进皇城。
她不知道的是,李渊已经把长安四门牢牢控制起来,现在可以这么说,长安城里的人,李渊叫谁三更死,那人就得三更死,决不会多活一刻,包括杨侑母子,也就是表明,长安已经是李渊说了算,翻天覆地之举,只要他手一抖,就会成为现实。
李世民带着三千多兵马出了武功县,一路疾往东进,他只想尽快赶到咸阳,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黑风盗没有再出现,或许是三千多兵马吓退了他们,又或许他们早就离开这里了,不用拼杀当然最好了,李世民加快了行军速度。
离咸阳三十里时,张士贵派出的两千接应兵马才到,李世民接过信确认后,也不多问,两军汇合后直接往咸阳疾弛。
(今日忙于工作,紧赶慢赶也只赶出一节,看官们见谅,成绩太差,有点想早点完结开新书了,唉,同样的历史小说,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喜欢大唐之征战天下请大家收藏:大唐之征战天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