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新任户部郎中宋子墨的豪言壮语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片哗然。
他立下军令状,誓言要在三个月内为国库充盈五十万两黄金,以解国家财政之急。
然而,他的自信却让不少朝臣心生疑虑,不知这位年轻的官员究竟有何妙计。
宋子墨不慌不忙,继续向明德请命,希望能够获得中州府和北原城石英矿山的开采权。
这一请求,立刻遭到了户部尚书陈元龙的强烈反对。
陈元龙认为矿山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产,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不能轻易交给私人处理。
陈元龙拂袖怒斥道:“陛下,矿山资源岂能儿戏?若落入不怀好意之人手中,将对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
面对陈元龙的指责,宋子墨却是从容不迫,他微笑着反驳:“陈大人,您前几日还上书奏请陛下减少对石英矿山的投入,今日却突然变得如此关心,这又是为何?”
陈元龙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红,只得强辩道:“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老臣自然不能同意。”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两位大臣的争论引起了群臣的窃窃私语。
面对这场纷争,明德站起身来,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的群臣,沉稳说道:
“朕理解你们的担忧,今日三位爱卿奏请之事,确实有可能带来的文化冲击、社会稳定和经济依赖等问题。”
稍微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但朕要说的是,闭关自守从来不是强国之道。星汉王朝必须敞开胸怀,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朕希望诸位爱卿能放下分歧,团结一心,共同为星汉王朝的繁荣昌盛贡献智慧和力量。”
明德的话冲击着每一位忠于星汉王朝的朝臣的心。
战火刚散,旱灾又至,国库空虚,百姓愁苦,如果不能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动摇星汉根基。
宋子墨的计划虽然冒险,但在皇帝的支持下,也许真的能够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朝堂上不再有人反对,只是看向三个人的目光里疑惑之外更多了一些期待。
一个月后,梅子轩从琅轩国归来,他的手中紧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合约书。
这份合约不仅是两国合作的见证,更是星汉王朝未来发展的希望。
而此时的苏慕白所制定的运河建设计划也终于得到了工部众臣们的一致认可,朝廷在国库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拨了大笔的款项在这里。
而苏慕白运河建设所需要的2万人,分别从军、匠、水手与设官囚徒中调取,很快人员也凑齐了。
这条贯通南北的运河终于开始动工了,前三个月,民间骂声一片,多是觉得朝廷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不思百姓疾苦,建造如此巨大的工事,甚至中州府及就近的几个大的城邑还不时有所谓的兴义军闹事,朝廷上,那些原就反对的朝臣又开始了老一套的说辞,然而,明德并没有为之动摇,他顶住压力,力挺苏慕白。
随着运河逐渐成型,加之琅轩国琉璃匠人的陆陆续续的到来,聪明的商贾开始大量地聚集中州府,慢慢的,中州府竟然成了潜在的贸易中心。,南北货物在此交流,东西文化在此融合,一时间,中州府变得繁华异常,热闹非凡。
而那些叛乱之人,也被萧云飞力荐的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司马烈尽数剿灭。
朝廷上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平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宋子墨,这位时任矿业监正的年轻官员,展现出了他的远见和胆识。
他主导了中州府、北原城、西陵郡、青州等地区的中小型石英矿山的私有化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