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曹芳犹豫,杜恕趁热打铁,又道:“或许陛下以为,就算宗室谋篡帝位,终究都是武皇帝血脉,曹氏失之,曹氏得之,无伤大雅。可是陛下想想文皇帝与陈王争嗣,何其惨烈。若是人人皆有幸得之心,宗室还是宗室吗?武皇帝的血脉,又能延续多久?”
曹芳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头皮都有些发麻。
他想得太简单了,低估了人心的丑陋。
外戚担任大将军,最大的危险不过是擅权,像王莽那样直接篡位的毕竟是少数。可宗室担任大将军,这危害就可大了。大家都是武皇帝子孙,凭什么你能做皇帝,我不能?
前有西汉的七国之乱,后有西晋的八王之乱,自己险些也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但是我亲征在外时,当有人坐镇京师。”
“陛下已经有了嫡长子,自然当以嫡长子镇京师。嫡长子年幼,可以少傅佐之。”
曹芳打量着杜恕,半天没说话。
杜恕这是变相的催他立太子吗?
这儿子才出了半个月,是不是有些急了。
——
曹芳尊重杜恕,也知道杜恕性直,有可能一时失言,绝不会有其他想法。
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自从皇嫡子出生之后,他就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外人道,可是藏在心里又憋得慌。
他觉得自己病了,心理病。
连自己的儿子——还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怀疑,非人也。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的皇帝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正常,怀疑你,怀疑他,最后怀疑一切,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强按下对自己的质疑,曹芳暂时收回了委任曹宇为大将军的方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本来也没有委任曹宇为大将军的想法,只是试试杜恕的态度。
但让曹宇在他外出亲征时坐镇京师的计划没有变,只不过要挑一个合适的官职。
从天师道众中挑选精壮成军的想法也没变,那是他发动底层、掌握底层的计划。
就在他考虑如何调整细节的时候,一个噩耗以六百里加急送到了洛阳。
并州刺史孙礼战死,匈奴人叛变。
孙礼接到张华书信时,已经率部北上,出雁门塞,准备迎战入侵的鲜卑人。
正如曹芳担心的那样,孙礼虽然年迈,但火气依然很大。一方面,他觉得朝廷诛杀司马懿不公,自己作为司马懿故吏,以后没什么立功的机会了。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还能像十年前的芍陂之战一样以少胜多,大破来犯之敌,向朝廷证明自己是有用之人。
两种情绪的激荡之下,他没有固守要塞,而是打算破敌于野战之中。
结果他低估了来犯的鲜卑人,也高估了匈奴人的忠诚。
在两军交战之际,北部、右部匈奴突然叛变,从背后向孙礼的中军发起了冲击。
孙礼猝不及防,遭受重创,临阵斗死。
王广、徐武率部刚刚赶到太原,就收到孙礼败亡的消息,不敢再前进,就地加强太原的防务,准备死守太原城,等待增援。
不出意外的话,此时此刻,太原城已经被鲜卑人包围了,更多的求援信使正在赶往洛阳的路上。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霸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