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竞一听便来了兴趣,饶有兴趣地拉着纪夏探讨了半个晚上,然后自己确定了计划。
其实,他对与别人合伙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盛情难却,现在纪夏给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却令他眼前一亮。
两人商议了半个晚上,也另做了个计划书。
不过,今年底服装厂是开不起来的,便把此事放到了一边。
谢桉与谢浔,江意之三人对陈竞所说招女工之事上了心,不到一个星期,果然接连有五六个女生上门找工作。
周六下午放学,纪夏背着画夹与书包,提着一网苹果回到四合院,回到门外,正好有个邻居叫住了她。
“纪丫头,你放假回来了。”
纪夏闻言回头对她微微一笑,大方地递了一个苹果:“是呀,王阿姨,刚挑的新鲜苹果,尝一个!”
这小胡同里住着不少老邻居,纪夏住了几个月,也混了个脸熟。
知道纪夏是央美院的大学生,陈竞在这弄了个小作坊,周围的邻居一开始还远远看着,不敢靠近。
不过,自从国家经济开放的新闻出来,她的作坊请的女工越来越多,周围的邻居对陈竞与纪夏的态度也越来越友善了。
王阿姨就是她隔壁小院子中老阿姨,一向自持身份,不太看得起外地人。
今天难得对纪夏笑脸相迎,纪夏心中还有点奇怪 。
不过,纪夏知道京城卧虎藏龙,谁知道这些老态龙钟的本地老太太老头子什么来头,所有一向礼貌相迎。
“不用不用,你自己吃,我牙口不好,吃不得这冷冰冰的水果,”
王老太对纪夏的礼貌非常满意,婉转谢了她的好意,热情地抓住她的手腕:“我看你这作坊里这几天都有新人上门,是不是又要招人?”
纪夏闻言展唇微笑:“是的,王阿姨,我们作坊最近绣纺赶货,急招一些会刺绣或有刺绣基础的女工,王阿姨有介绍吗?”
“要会刺绣呀?你们的衣服还要人工刺绣吗?会缝纫的不要吗?”
“我们最近做的嫁衣,大部分的嫁衣都要添加手工刺绣的,这个工作费时费力,需要的人多一些。”
纪夏闻言只是委婉的摇头:“缝纫的女工已经够了,我们所有的缝纫机都有女工,没有多余的车子了。”
王老太闻言有些失望,拉着她的手腕不放:“车子没多余的,可以把会刺绣的调去,然后招缝纫的呀,我跟你说,我有个侄女心灵手巧,手脚麻利,非常能干的。 ”
她说着朝自己的门口招了招手,一个梳着双麻花辫,神情有些腼腆女生走了出来。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一个亲戚家的女儿,叫王月香,她呀,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姑娘,做衣服,做鞋子,织帽子,做得叫一个好看……”
王老太把王月香一个好夸,王月香羞涩地低着头,捏着衣角扭捏地站着。
纪夏仔细打是了下,约十七八岁的年纪,可能有些营养不良,小脸苍白,但瓜子脸柳叶眉,鼻子小巧而微翘着,五官漂亮身材娇小玲珑,有点像邻家甜美女孩的气质。
她神色有些扭捏不安,眼神悄然打量了纪夏好几回,待纪夏望去,又像受惊的小兔子般躲闪了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