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夏挑拨了一番,便神清气爽地骑着车回到了大队。
看到她的出现,大队村民纷纷冲着她叫嚷:“大学生回来了,陈嫂子,你家大学生回来了!”
纪夏眼尖看到了陈母,连忙停下撑住自行车:“娘,通知书在你们手上吗?”
陈母抹了抹脸上的汗水:“不在,通行书是你爸签收的,在你娘家。”
“那我回家一趟,晚上才回来吃饭。”
“好的,你去吧!”
陈母笑眯眯地应了一声,目送纪夏骑着车走远,又弯腰干起了农活。
旁边有人小声提醒道:“儿媳妇快要走了,让你家老三盯紧一点才行,免得她飞走了就把人甩了,到时一场空。”
“你想多了,这回上京城,不仅阿夏去,老三也跟着去。”
陈母不以为然地呵呵笑着,旁边的几个村妇不禁吃惊。
“你家老三也一起上京城?”
“纪夏去读书,你儿子去干嘛?去京城玩吗?”
“这读书可是要读几年的,还能不上班在京城玩几年不成?”
众人一脸怀疑之色,陈母心情放松,也愉快地解释:“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在京城找到了门路了,听说这回上去也是有活干的。”
“不仅阿竞陪着去,还打算带几个同伴一起去,一起去京城找门路,阿夏在京城也有朋友。”
没多久,纪夏与陈竞发现,大队不少青年后生特意找上他们,想跟着一起去京城打拼。
纪夏与陈竞被陆续而来的村民问得一头雾水,后来几番追问之下,才知道是陈母说漏了嘴。
两人也没完全拒绝,只说暂时给不了答复,只说有机会发电报回来,让阿虎或陈松通知他们。
两人一商议,到京城办作坊的话,也需要招工,大队如果有合适的,也是可以考虑的。
纪夏特意留意了一番,挑出了几个会缝纫机,并且车工不错的女生,了解了下她们的意向,记在本子上。
几天后,陈家再次摆起了酒席,请全村的村民吃升学宴。
陈竞还特意去县城郊外的小私房馆子请了爷孙俩过来主持。
并在他们家里订了十只大鹅,十只鸭子与十只鸡,买了几十尾三四斤重的大鱼,又在屠宰场买了半扇猪,足足摆了五十桌。
祖孙大厨大显身手,把酒席办得非常漂亮,不仅弄得好吃,摆盘也十分精致,档次弄得极高。
整个大队四五百人全来了,林浩东母子不仅过来吃席,还把他的未婚妻余琼玉带了过来。
上回林浩东与余琼玉被纪夏挑拨了一回,余琼玉仔细回想两人交往的经过,还与林浩东闹起了脾气。
大概两回失败的经历给林浩东教训,这回他再也不敢高傲,低声下气地把余琼玉哄了好几天,才勉强哄得她回心转意。
林婆子这回也不敢拿乔了,两母子姿态放得极低,才把余家安抚了下来。
两母子背地把纪夏恨得牙痒痒的,这回吃烧尾宴,还想狠狠吃他一回,气气陈家人。
除了大队的村民,三生小作坊的工人也放了半天假,一群小姑娘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提着下午买的礼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回到了大队,向纪夏与陈竞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