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感,我们什么时候正式起事啊?”杨慎看向杨玄感。
“暂时不急,还有一些事情要准备一下。”
“比如军队数量不够,需要别人来投。军师没有,需要去请。”
说着杨玄感看了看长安方向。
“招兵需要钱,所以要等郑家的钱。至于这军师?玄感,你可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啊,还需要军师吗?”
“需要,多个脑袋多条路。之前我父亲就特别推崇李密,我准备派人去请李密过来。”
“他会同意吗?万一不同意,再给我们来个泄密,那不完蛋了?”
杨慎眉头紧锁,表示很担心。
“他会来的。他饱读诗书,熟读兵书,就是为了将来能用得上的,不然读个屁书啊。”
“而且他以前应征宫中宿卫的时候,被杨广给否了,所以对杨广也是怀恨在心的。”
“现在反杨广,是大势所趋,他不会不来。”
还别说,杨玄感派人去长安请李密。
一请就来了。
见到李密后,杨玄感也不客气,直接就问上了。
“李兄弟,我要干那杨广,你给出出主意呗?”
“杨大人,你武比霸王,文超杨广,真需要我李密来出谋划策?”
李密是有些意外的,他知道这杨玄感也是不简单的人物,居然让自己来做军师,很是奇怪。
难道是利用自己的名气,因为自己的名声在外。
但他杨玄感的名气也不弱啊。
何况他老爹杨素还是隋朝的开国大臣。
当年父子两人同朝为官时,那真是风头一时无两。
“先父对你是赞赏有加,本人也是佩服之极。既然起事的话,那还是需要李兄弟帮忙的。”
李密笑了笑,“那我就说几句。”
他们这种有抱负的人,是经常注意时事的。
天下有什么变化,该怎么做,早就心里有着自己的想法了。
“要想灭掉隋朝,有上中下三策。”
李密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所谓上策,就是突袭涿郡,抄了杨广的后路。”
“现在杨广不是在东征高句丽吗?只要我们堵在后面,给他断了粮,然后我们与高句丽前后一夹击,他准完蛋!”
“而中策,就是快速攻占长安,占据关中有利位置,与他杨广的东都对抗到底。”
“下策,就是攻占洛阳,与之周旋。但由于洛阳在中间,容易受到四周的围攻。此乃下策。”
杨玄感听完,点了点头。
“多谢李兄弟献策,我会权衡利弊,适时采用的。”
李密看了看杨玄感,心里微微摇了摇头。
看你这表情,好像对我的计策并不满意啊。
你用就用,不用也罢。
而后,杨玄感将李密好生安顿下来。
“我们下一步怎么办?真直取涿郡?”杨慎在杨玄感身边轻声问道。
“不是,直取涿郡的话,将与杨广返回的东征军队直接硬碰硬,对我方不利。”
“何况,万一我们一进攻,那高句丽不打了怎么办?他们或许也想着坐收渔人之利呢?”
“有道理。”杨慎连连点头。
这侄儿想得真周到。
“还有,我弟弟杨玄纵和杨万硕还在辽东战场。必须把他们先接回来,不然我们一起事,他俩就完蛋了。”
“嗯。”
“所以明天这一批押运到辽东战场的粮食,派几个自己人过去,让他们将我那两兄弟给接回来。”
“之后先不送粮食了,给他们断了。”
“好。我这就去安排。”杨慎很是佩服这个侄儿,考虑得很周到。
杨玄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边喝边想着事情。
直取涿郡,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