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南重重点头,心里还是很难过。
史白转身,跃上马背,往前边的镇子奔去。看着漫天大雪中那个飞驰的背影,肖南的眼里有泪珠滚落。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到了伤心处,男儿的泪里带着血。
英雄落难!
史白进了镇子,向路人打听几句后,直奔镇上最大的成衣铺。
买了几套厚棉衣。尺寸不一定太合适,秉着买大不买小的原则,套在外面穿,可以抵抗风寒就行。
好不好看的,全都不在意了。
把这个成衣铺买完了,又去下一个成衣铺子,不光帮肖南所有家人买,也给董宏斌的所有家人买。
史白的情义,比天高,比海深。
买完了,用细绳子捆了两大捆,放在马背上托着,顶着风雪,再往回赶。
迎到肖南他们,把棉衣分给众人,都赶紧穿在身上,天气实在太冷了。
史白看着肖南:“剩下的路,我陪你们一起走。”
肖南看着史白,心里的感激,像滔滔江河。
史白特意又去了一趟成衣铺子,定做了两个很大的棉兜子,每天提前买好新出锅的白面大馒头,装在兜子里。
也每天都买烧鸡和猪蹄子猪肘子这些肉类,至于到屠州要花费不少银子,但史白根本不在意。
等押送的差官说,可以休息了,他拿给两家人分着吃。
差官们看出来,史白不是一般人,他兜里有银子,身上有杀气,胸腔里有一颗火热的心。
他们也聪明,不去阻止史白,不给自己招惹是非。
这几天能吃饱穿暖了,对此刻的肖家和董家两家人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笑。
与此同时,靠峰镇上的夏家人,因为家里添了一个小生命,也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笑。
这天黄昏,黄小琴看着孙氏道:“娘,我生完孩子五天了,这五天,医馆一直关着门,这哪成啊?
我娘也在这,水灵也回来了,还有桂芹婶子帮忙,你明天还是去医馆吧。
现在天冷,受风寒的病人多。”
孙氏笑着点头:“行,明天我去医馆。”
说完,看着黄小琴的娘:“亲家母,你在这多住些日子,帮我照看小圆圆。”
林淑华的孩子出生时,孙氏就给起好了名字,叫夏团,黄小琴的孩子叫夏圆。
她和所有的长辈一样,心里有个平凡而朴素的执念,希望家里人能永远团团圆圆。
黄小琴的娘点头:“你放心吧,大冬天的,我家里也没有活计,我在这多待些日子。
等小琴出了满月,我再回去。”
第二天早晨,孙氏去了医馆。出门时孙氏告诉林淑华,现在黄小琴做月子,家里缺人手,中午不用给她送饭,她自己做点就行了。
林淑华知道婆婆的医馆能做饭,她点头答应。
上午不咋忙,孙氏午饭做得挺多。自从他开医馆以来,夏立文时常过来,给孙氏帮忙,也一起吃饭。
常言道,有狠心儿女没有狠心爹娘,当日分家,夏立文要断亲文书时,不可谓不狠心。
但现在,吴小悠死了,孙氏见立文一个人孤单单的,可怜他,时常背着家里人接济立文,给些碎银子。
孙氏想,黄小琴生孩子这五天,立文应该来过医馆。见她没开门,说不定会去酒楼附近转悠。
但他怕水灵,也不知道黄小琴生孩子,估计没敢进去,或者说没脸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