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的事情彻底办完了,王建国和卡秋莎告别了陈姐,回了松山县。
回到家的第二天,王建国便开始张罗服装加工的事情。
“韩姐,找一个好的布料生产厂家,签订长期的供应合同。”
“宝哥,订购一批缝纫机,要尽快到货。”
王建国把布料和缝纫机的事情,交给了韩春艳和宝哥去办。
“月娥姐,在县里招一批针线活好的女工,还有会裁剪的女工。”
他把招服装加人员的事情,交给了王月娥。
随后,他带着卡秋莎在县里转了起来。
“老公,咱们这是干啥去呀?”
卡秋莎很是疑惑,其他人都忙的很,可老公却带着她闲逛起来。
“买个店面,咱们在县里也要弄一家服装店铺。”
王建国看着媳妇儿,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他要把卡秋莎的服装品牌,同时在松上和省城打响。
在县里转了一圈后,在供销商场附近,他相中了一套房子。
这是一套前后两进的临街院子,临街的房子可以做店铺,后面的房子可以做加工车间。
这就是传统的那种前店后厂,十分的方便。
最主要的是这里人流量大,离着火锅店也不远。
“您好,请问您这房子卖不卖?”
王建国直接找到了房主人,开门见山的说明自己要买这套房子。
在高价面前哪有不卖的道理,最后,王建国以一千块钱的价格,买下了这套房子。
加工车间和店铺有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装修和申请营业执照。
装修的事情自然是有宝哥来处理,而营业执照的事情,他只是和刘局长说了一声,也很快就办好了。
县城这边弄好了,回到村里后,这边也得招一些人。
“娘,咱们在家里做服装加工,您要把村里缝纫和裁剪技术好的人找来。”
吃饭的时候,王建国把在村里招人的事情,交给了老娘。
“这个没问题,村里谁的手工好,娘都知道。”
老娘笑着应了下来,针线活和裁剪这方面,可是她的强项。
“嫂子,复习的咋样了?感觉有没有把握考上啊?”
随后,王建国看着刘巧儿问道,因为没多久就要到高考的时间了。
“还行吧,不敢保证。”
刘巧儿没敢把话说的太满,考大学这种事情,谁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能考上。
“尽力就好,如果考上了,咱就选择金融和企业管理;如果没有考上那就进公司学习管理。”
王建国笑着,把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说了出来。
“行,都听你的。”
刘巧儿笑着点了点,对于王建国的任何安排,她都没有意见。
第二天,王建国招人做针线活的事情,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于是,村里的很多女人,都跑到了王建国家里。
相比于种地干农活,她们更愿意做针线活。
至于家里的土地,让自家的男人去种就行了。
于是,王建国家里一下子就来了五十多人。
人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王建国当然要择优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