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了北方,我感觉跟想象中的很不一样,这里看起来太空旷寂寥了。”廖晋南跟严叔愚也见过几次,还帮着请过医生,聊起天来便随意了些。
“是不是北方的树木看起来比较稀少?”严叔愚笑问。
“是的。”
“这是有原因的。”严叔愚便跟他解释。
京畿之地,战略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了安全和战略目的考量,城门和重要建筑附近没有那么多茂密的树木灌木,其实是因为不易隐藏或者掩护。
“其实你去寺庙或者疗养之地看看,树木还是很多的。”
再一个,就是百姓日常燃料所需,必须从“木”上找。煤炭运输开采不便,价格也贵,烧些干柴干草,则容易方便的多。
更何况,还有一个在寒冷的冬日取暖的问题。
点个火盆,碗口粗的木头,只夜里点燃,三米长只能烧两三晚。各种树木当然就用得快了。
然后就是日常用具,在如今的华夏,大部分人使用的日常用具和工具,都是由木头或者部分是用木头做成的。上到宫殿梁柱,下到桌椅板凳,甚至穷苦老百姓买不起鞋,冬日穿着木底子的蒲花鞋保暖,也要用到木头。
一双筷子、一柄梳子、一把木签、一条洗衣棒,都要用到木头,所以四处砍伐之后,树木可不就少了呗。
廖晋南恍然,“原来如此。”
金财财道,“还有一点。”可能是严叔愚习惯了,也可能是没想到。
“北方是旱比涝多的,降水量比不上江南和更南方,缺水的话,不论是草还是庄稼,或者大树,都是长不好的。”
“对,去年干热干热的,今年也差不多,城里水价都涨了。”严夫人附和。
京城百姓都是买水吃的,因为这里的地下水大多是苦涩咸浊,偶尔有人家打出来的井是甜水井,那都是一份可以传家的挣钱买卖。
自来水没有普及的时候,大家便是这样吃水了。
严叔愚家冬日的客厅挪到了靠近灶间的一个小屋子,这边特意弄了火墙,温度比大客厅高一些,大家闲话一番,人人面前一杯甘蔗汁。
像是金财财和严夫人,直接啃着甘蔗吃不雅观,所以除了大根甘蔗,节礼里面还有大罐的甘蔗汁。
这个东西是廖晋南做的,今天一天弟弟们都在家里榨甘蔗,胳膊都要肿了。
为此,街角的小卖店还多了限量供应的甘蔗汁,一时间大卖。
小铺的熟客都惊呆了。从南方运甘蔗过来,小卖部店主居然有这样的实力?
既然前来拜会,金财财就说了订婚的事情,虽然不至于在豪华酒店摆上几十桌,但是一些亲友师长还是要通知到的。
严叔愚和夫人心里有预感,但是都没有想到这事会成真。
毕竟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唱戏的说起来受人追捧,实际上谁都能叫去唱,下九流的行当,有身份的人很多不屑为伍的。
哪怕每次谢幕,台上堆满鲜花和银元金豆子,也仍旧叫人瞧不起。
商人就不同了,廖家的名头,他们也有所耳闻,这样的人家开明支持儿子娶女伶,实在是不容易。
因此夫妻都点头要去做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