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黄昏飘着细雪,何雨水正在教铁生抓周。红漆木盘里摆着扳手、粮票、钢笔,铁生却歪歪扭扭地爬向何雨柱的自行车铃铛。"好小子," 何雨柱抱起孩子,铃铛 "叮当" 响,"以后跟爸学掌勺,咱不靠别人,就靠这双手。"
贾张氏躲在西厢房缝补袜子,听见铃铛声,针尖猛地扎进指尖。"老何家这是要出能人啊," 她对着空气嘟囔,"指不定哪天就把咱的煤票顺走了......" 话音未落,秦淮茹抱着槐花进来,孩子手里攥着半块何家送的桃酥。
"妈," 秦淮茹把槐花往炕上一放,"雨柱哥当上班长了,以后食堂的菜能油水足些。" 贾张氏瞪她一眼:"油水足?他不往菜里掺煤渣就算好的!" 槐花突然举起桃酥:"奶奶,甜!" 老人的脸色缓和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孩子的嘴角。
深夜,何雨柱躺在炕上听雪。娄小娥的呼吸均匀,铁生在摇篮里发出轻微的哼唧。他摸黑点上油灯,翻开李厂长送的《中式烹饪技法》,油墨味混着煤炉的暖意,让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在这院子里,活得硬气,不如活得明白。"
雪在黎明前停了,何大清正在给平板车换车胎,何雨水蹲在旁边递扳手。"爸," 她看着父亲鬓角的白霜,"等铁生长大了,咱把这平板车传给他,让他知道咱家的日子是咋滚过来的。" 何大清笑了,扳手在车轴上拧出清脆的响声。
当院的槐树上,几只麻雀在残雪间蹦跳。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出门,车铃铛惊醒了打盹的贾张氏。她望着他的背影,突然发现那辆 "永久" 牌自行车的钢印在晨光里格外清晰,就像刻在四合院里的一道印记,任谁也抹不掉。
这一天,食堂的黑板报更新了:"何雨柱同志升任膳食班班长,望再接再厉。" 底下是李厂长的签名,墨迹未干。而在四合院的西厢房,秦淮茹正在给槐花讲睡前故事,窗外的月光照着何家新贴的 "添丁进口" 春联,红纸在夜色里泛着暖意。
铁生在摇篮里翻了个身,小拳头砸在何雨柱送的布老虎上。何雨柱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厂长会如何刁难,贾张氏又会耍什么新把戏,但他清楚,只要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就像平板车的车轴和车轮,再难走的路,也能一步步碾过去。
雪开始融化,当院的水洼里映着四合院的天空。何雨水蹲在水边照镜子,突然看见铁生的小脚印踩在水洼边缘,像一串小小的铜钱。她笑了,知道这院子里的故事,就像这融化的雪水,终将渗入地底,滋养出属于何家的烟火与希望。
喜欢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