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正是王二牛,带着他妹妹王二妞,以及黑瘦的狗子,另几个都是那日树下几个大娘家的,黑蛋毛蛋以及他们的妹妹翠翠。
见祁祺戴着小草帽出来,小朋友们各自打了招呼,王二牛乐呵呵凑上前给祁祺塞了一把红彤彤的果子:“宝哥儿你吃!今天早上现摘的,可甜了。”
祁祺捻了一颗进嘴里,酸酸甜甜的:“真好吃,谢谢二牛哥。”
“不用谢!好吃吧,回头哥带你摘去!”
王二牛作为村里“大户”人家之一,赶着三只大鸭子并着两只中等大小的鸭子,黑蛋三兄妹是三只鸭,狗子没鸭,只背了小筐。
大鸭子会带小鸭子,祁祺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就见王二牛招呼了几下,自家的三只小黄鸭跟在了前头八只大鸭的屁股后头。
几人朝河边走去,王二牛又拿小棍教祁祺怎么训练小鸭,好让它们听话些,不要乱跑。
王二妞吸了吸鼻涕,祁祺用随身带着平日用来充当厕纸的植物叶子给她擦擦鼻涕,也顺便给狗子擦擦,王二妞当即也不牵他哥的手了,转头来牵祁祺的。
边上走路还跌跌撞撞的翠翠也松了她哥的手来牵祁祺:“宝,宝……牵,窝。”
祁祺看着这一个和自己一样三岁大两个月,一个才两岁的小女娃,陷入沉思。
毛蛋道:“翠翠,要叫宝哥儿,不是宝宝。”
翠翠咧开两排小白牙朝祁祺笑:“宝……宝……锅锅”
黑蛋叹口气:“唉,笨。”
祁祺扶额,农村孩子早当家,大孩带小孩,家里宝姝只大祁祺一岁,说话也很有些逻辑,懂许多事了。
左手一个姐右手一个妹,七个小孩赶着十一只鸭子朝河边,放鸭子也不能随便放,村里河虽然也有几条分支,用水方便,但鸭子要是随处跑随处游污染了水源,谁还有心情直接用水。
小河上流来自山林深处,说是小河,其实说是很大的小溪更合适,小孩们要再往下游一点走,路上看到王水生家的木屋,王二牛道:“我们平时都不来这段路的,宝哥儿你家里平常用水来这边,有没有和他认识?”
祁祺摇摇头:“我前几天不怎么出门的,一次也没碰到。”
小孩们也没走太远,离木屋二里地找了个地势平坦又有水草的地方,河边一排三五棵柳树并在一处,柳枝随风而舞,小河流水淙淙,蝉鸣,鸭声,如大自然美好乐章,祁祺对夏日的烦恼消去许多,面上也多几丝清风给予的凉爽。
三只小鸭子跟着大鸭子进了水,身上的毛毛头一次整个沾到水里,脚蹼滑动,自然就学会了如何在水里游,跟着大鸭子叽叽喳喳的划水。
祁祺有点担心的看着小鸭子离的远了,几乎游到对面:“会不会被水冲走,会不会跑掉啊。”
二妞:“不会的,小鸭子会跟着大鸭的。”
翠翠:“跟大,大鸭纸。”
王二牛让二妞看着一点翠翠,让俩娃就在树下能看见的地方,然后祁祺跟着他走到了河边的浅滩地段,河水清澈,河床由沙石岩石构成,两侧浅滩被水流冲击圆润的鹅卵石并不锋利,踩上去也不会划倒。
祁祺把裤腿卷起来,迫不及待跟王二牛几人顺着浅滩边上寻摸起来,水质清澈凉爽,身上热气一下子就下去许多,里头的小螺明显,捡起来在水里涮一涮丢进小小背篓里,小螃蟹和小鱼也有,就是难抓。
祁祺问王二牛怎么没人做陷阱来捞鱼。
王二牛道:“这边的鱼小,也难捕捉,抓起来费劲儿扒拉的味道也不好,大鱼要到出村那条大的河里去捞。”
而大河里捕鱼也是需要技术的,而且捕鱼很是消耗体力,收获付出不成正比,捕鱼的多了被官府瞧见更是要交渔税,除了水性好的人可以自己抓,大水村这边百姓想吃鱼了,最多去买杂货铺里买的咸鱼干来下饭,或者用盐腌了上锅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