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三个孩子的精神状态,也是愈发的抖擞。
心里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明明,之前还是跟个小豆丁一般的人儿,现在,早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大人。
虽然说他们几个一路上赶路并不曾停歇,可毕竟是少年人。
有的是精力。
再加上,与自家老师这么久都未相聚,也是有很多话要说。
跟家里人打了个招呼,就已经搬着椅子板凳在小院子里面,煮上一壶清酒,他们则是烤上一些肉串。
说说自己这段时间,收获和经历的事情。
一开始,他们的家人也参与进来热闹热闹,直到后面,也就剩下他们师徒4人。
师徒四人坐在一块谈心,三番五次劝老师先去休息。
明明都哈欠连天,还坚持想要跟他们多坐一会儿。
这种心情他们也是明白。
毕竟老师,来到这里待不了多久,还有自己的学堂需要看顾。
这一次,估计也是许久都未曾看自己的孙儿和两个弟子,就与徐老爷他们一块结伴过来看望。
再加上他们几个,明日傍晚又要回书院。
他们师徒几人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也就显得格外的珍惜。
等到第2天,与亲人分别。
回到书院当中,先是被学生们热烈欢迎了一番。
毕竟他们的事迹,也算是第一时间就通报了整个书院。
他们的表现,更是不用说,没有人会觉得,他们还不够努力。
反而,现在的结果,让很多人都感到惊喜。
毕竟那可是崇阳书院,就连鸿儒书院的名声也丝毫不弱。
而最让张时安感到惊喜的是,徐夫子竟然打算给他开小灶。
这真是惊喜万分。
要知道徐夫子,跟他们山长,可是关系匪浅。
最让他激动的,莫过于,偶尔能够得到山长三番五次的指点。
虽然,并不是只特殊对待他一个人。
金铭轩,赵小磊,以及,欧阳学兄他们都在此之列。
但张时安依然很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有记不完的笔记,数不清的收获。
在他进步的时候,是丝毫没有把自己两个小伙伴给落下。
这些年来,虽然还是与金铭轩那家伙明争暗斗,但其实关系已经很不错了。
也收获了三五好友,可再好的关系,也抵不过自家两个师弟。
因为有张时安的加餐,再加上两人也不是不知进取之人辈。
每天都是不敢松懈半分,努力的结果当然也是十分喜人。
现在他们俩的成绩,也已经进入了前10,可以说,突飞猛进,用来形容也不为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春去冬来,四季轮回。
张时安已经十二岁了,现在的少年,面容清秀如画,眉眼间透着一股少年的灵动与沉稳。
他的眼神清明如水,仿佛能映照出世间万物的影子。
却又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像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杏花树下,微风轻拂,花瓣如雨般飘落,洒在他的肩头和画卷上。
张时安端坐在石凳上,手中握着一支细笔,专注地描绘着眼前的景色。
他的笔触细腻而流畅,一笔一画间,仿佛将家乡的杏花微雨都凝聚在了纸上。
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近处的杏花树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花瓣随风飘散,像是春天的精灵在翩翩起舞。
他的画卷中,不仅有杏花的柔美,还有那一抹淡淡的乡愁,仿佛在诉说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张时安的神情专注而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他与这杏花微雨的对话。
他的笔下,时光仿佛被定格,春日的温柔与美好,永远留在了那幅画卷之中。
直到旁边,一条奶黄色的小狗,蹭了蹭他的裤腿。
张时安这才收起笔来。
把在脚边乱蹭的奶狗,一把举报了起来。
这是他们家的新成员,也是他家旺财的接班狗。
“安子,累了吧!奶蒸了一点山药糕,你快尝一尝。”
王翠花,手里端着一个有些缺口的陶瓷盘子,里面躺着几块灰白色的山药糕。
还冒着几许热气。
张时安快速从他奶的手中接过盘子,拿了一块山药糕就送入嘴中。
味道依然清甜,带着一股特有的醇香。
他奶的手艺是越来越不错了,这些年,见过的世面多了,这做普通糕点的手艺,都快到了能开店的程度。
“奶,好吃。还有吗?”
王翠花看自家乖孙,一口气吃了好几个,也是乐呵的不行。
这些年来,家里的孩子,那都是各自在外面忙碌。
回来看他们老两口的,除了过年过节,平常的时候也是冷清的不行。
偶尔,他们两个觉得冷清了,就会去城里看自己曾孙。
就连嫁人的大孙女,这段时间也传来了喜讯。
每到过年的时候,这小院子就热闹的不像话。
也是他们老两口,最期盼的日子。
不过现在,他们最喜爱的孙子陪在他们身边,老两口也不是一般的满足。
“有有有,你慢些吃,没人跟你抢。”
王翠花,满眼慈爱的望着自家孙子,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道。
今年他家孙儿又要开始下场,这次考中之后,那可就是秀才老爷了。
他们老张家,那就是真正的耕读传家,也是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
这方圆十里八乡,谁家的孙儿有他家孙儿这般出息。
张时安吃完糕点之后,把他刚画好的画作,放在院子里面晾晒。
墨迹干透之后,再挂在屋子里面去。
从去年年底,回到老家之后,这段时间一直处于备考阶段。
中间跑了一趟府城,他们师兄弟几人,一块去报了个名。
至于考中的把握,说句实话,那当然也是有点数的。
喜欢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请大家收藏: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