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王导拜见国君。”
张硕与谢安二人行至王府门前,王导已率全族子弟恭候多时。
“王爱卿身体有恙,理应好生休养。”
张硕趋前,沉稳地搀扶起王导,面带笑容,缓声道。
“老臣尚可行走。”
王导亦随之笑道,其面容苍老,精神萎靡,仿若久病初愈,往昔东晋归降之际,亦未曾见此老者如此消沉。
想来应是张硕对世家的严厉打击,以及王棱数日前于彭城被俘的消息,对其冲击甚巨。
“外头风大,且入府内罢。”
张硕轻拍王导手背,边说边扶着他向王府内行去,先前跪于前方的王府子弟皆忙向两旁让开,唯恐触怒于他。
张硕本无与琅琊王氏决裂之意,自然不会刻意刁难他们,只令他们起身,随王导一同前往会客厅。
于王府之中,张硕享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往昔一个个趾高气扬的王府子弟皆变得恭谨谦卑,不敢稍有僭越。
会客厅内,张硕与王导之间,上演了一场三请三辞的精彩戏码。王导态度坚决,坚辞不受官职,而张硕亦郑重承诺,王棱叛乱之事,与王氏关联不大。念及王导之功,张硕表示不会追究王氏罪责,并鼓励王氏子弟入朝为官。
在张硕的积极推动下,诸如王羲之等一众名闻徐州的贤士,皆明确表示愿意出仕。然而,他们显然早已商议妥当,只愿前往教育、文化、户籍司等不涉及重要职权的部门任职。
不过,这也恰是张硕所期望的。尽管如今他已不再受世家束缚,但以王家之规模,他着实担心对方日后再挑起事端。
况且,他后续计划着重抓好教育工作,有王家的一众名士相助,想必会顺利许多。
不过,出于谨慎考虑,张硕日后必定会效仿军府制度,在各大学院内增设教导员一职,负责引导学员思想,监督学院先生的授课内容与思想传播是否存在问题。
……
“国君,乾国外交从事王恬求见!”
广陵城王宫之中,禁军校尉李宝在议政殿外向刘备禀报。李宝乃南宋时期的水军名将,因在与下邳诸国的战争中表现英勇,深得刘备器重,被委以白毦兵校尉之职,白毦兵乃刘备专属的黄金级特殊兵种,亦是其禁卫军。
“王恬?乾国何时有此等人物?莫非是琅琊王氏之人?李三,且进来说吧。”
刘备一脸倦容,缓缓说道,面对刘宋的进犯,蜀国不敢有丝毫懈怠,他遣关羽与陈登镇守下邳,又委诸葛亮为帅,点张飞、萧摩柯、魏延、吕布等人为将,迎战刘裕。
数月以来,两国虽大战不多,但小规模冲突不断,双方互有胜负,蜀国仅失几座边界城镇而已。然因战线始终处于蜀国境内,致蜀国政务与经济发展受损严重,长此以往,蜀国非但难以争霸天下,恐自保亦成问题。正因如此,刘备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当然,蜀国亦非诸事不利。三日前,张飞与刘裕于战场生死相搏,张飞于危机关头突破瓶颈,为蜀国再添一员武道神话级强者!
而刘备口中的李三,便是李宝。李宝在家中行三,在老家有个诨名叫“泼李三”,军中众人亦如此呼之。刘备得知后,为表亲近,亦不称其名,而改称“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