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一半,但是并不会感觉狭仄,空间还是有那么大的。
毕竟是想当年京城最尊贵的大公主府,那一个院子不说抵普通王府两个大吧,也差不了许多,和亲王府是一个规制。
这个大部分人应该平时都不太注意,就是四合院的规制问题。
像民宅的四合院,一个院子差不多在十一间到十五间房,也就是一进。
官宅同样也是四合院,但一进院子就有十七间到十九间房了,要宽大了不少,而王府一般是二十一到二十五间房。
亲王府规制最高,仅次于皇帝住的地方,一进院子是二十九间半。
除了房子多少不一样,房子的高矮,瓦的颜色,这都是不一样的,有强制性的标准。
一二进属于普通民居,三四进属于官宅,五六七进是官邸和王府。
其实一二进的四合院差异不大,就是多了个夹院儿,在倒座房和院子中间加了一道垂花门,把仓库牲口下人与主家隔开。
三进院是在二进院的基础上,在正房后面加了个后罩房,也是个夹院儿,养些花花草草,一般是给女眷住的。
四进就要大不少了,是在三进院的基础上正儿八经的增加了一个院子,但一进和后罩还是和三进院相同。
等到了五进六进七进,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只有倒座房夹道的一进和后夹院儿,所有的院落都是一般大的,大门也变成了居中而置。
垂花门也就是二门没有了,前三进走中门,后两进走角门,最后一进一般来说依然会做成花园给女眷居住。
而且到了官邸王府这个级别,就已经不是简单的几进院了,还有路,从三路到五路不等,王府还有专门的花园用地,一般在西侧。
这个路和民宅官宅的跨院是不一样的,可以单独开大门。边门。
房子多了,院子自然也就跟着大了,非常宽敞,大十字青砖天井,摆铜制太平缸。也就是门海。
院子里有假山花台老树盘虬,有些是原来的老东西,有些是后来按照原来的风格加进来的,小桥流水亭台一样不少。
后面两进普通会员是进不来的,包括高级会员,是红卡和紫卡会员的专用空间,俱乐部的行政办公区也在这里。
实际上从俱乐部开业到现在,后面院子基本上都成了内部高级员工聚会休闲的地方,下了班过来小聚一下放松放松。
“搞的还是蛮不错,”涛哥对古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也是比较喜欢,是个真内行,一路进来一直在打量观察:“现在剩下来多少?”
“勉强只有三路,是从故宫那边找老图纸进行的翻修,有一定的改造。”
“原来是五路,是吧?可惜了。”
“原来到底是几路现在也没人能说得清楚了,原来他们自己就改过,民国的时候又改,现在拿到的图纸上也不是最开始的版本。”
“铁军说的对,”才让部长点点头:“这些老建筑,尤其是大园子损毁的太厉害了,尤其是九零年以后。”
九零年以后不少公家单位占用的大宅子里都建起了红砖筒子楼,也没有什么规划,想到哪就弄到哪,改的乱七八糟。
民宅大杂院虽然也是到处拆改加建但是损毁的没有单位这么严重,主体格局基本上都还在。
“是你和贾部长说,让他打孚王府的主意,是吧?”
“他动手了吗?”张铁军就笑:“我是感觉现在那地方有点可惜了,给败的够呛,不如拿过来我给修修。
您也知道我们现在缺地方啊,连办公地址都没给,这不正好是两全其美嘛。”
“铁军对这些老房子大院子特别有兴趣儿,手底下有一个专门从事古建翻修的公司。”涛哥给才让部长解释了一下。
“这是好事儿啊,”才让部长说:“我感觉这一块确实应该关注一下了,以前是没有这个条件,现在也还来得及。
东西城的老宅改造项目我去看过,我感觉非常好,即解决了人口密度过大和居住的问题又保护了咱们京城的特色风貌,值得推广。”
“其实到也不是不能盖高楼搞现代化,”张铁军说:“主要还是一个规划和计划的问题,原来弄的太乱了,没有整体思路。”
“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涛哥点点头:“从我们进京到现在一直存在,部门单位太多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道理。”
“原来那个时候可以不提,当时的条件有限,但是现在如果还不能解决那就真是大问题了,这个实在是不应该。”
“这个事情需要找相关单位过来协商一下。”
“说到这个,我感觉现在的单位部门交叉有点多,有些是合理的,大部分都是不合理的历史遗留,事情不起眼儿,但确实是大问题。”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问题肯定会有,但不至于说成是大问题吧?”
“看在哪一层,上面无所谓,但在基层问题就比较大,简单来说就是有好处抢着上,有麻烦都不想管,互相推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觉得不管是哪个部门什么单位,都应该慎重考虑基层的问题和现象,毕竟他们才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
客人有胆子大的,推开窗子站在那看,只要不从房间里出来不大喊大叫也没有人管他。
顺着石板路,来到中路最后面一个院子。
院子从中门进来沿着抄手游廊向左右而分,左为麟德阁,右为延英阁,正面以影壁替代了屏门。
这样配置的院子一共只有六个,前面六个虽然也分左右院但是中间并没有隔墙,就是用假山石景隔开的。
假山石景中间就是几个人走过来的石板小路。
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就是更加隐私一些。
张铁军把人带进延英阁,也就是右手这边的半个院儿。
“弄的真不错,这院子可不小,这是花了心思的。”涛哥拽着才让部长从游廊中间的石阶下到天井里,抬头看向房子上面。
“这是一半吧?”才让部长问。
“是,整个有点太大了,就从中间隔了一下。”
“来,给介绍一下。”
张铁军就把张红燕叫过来给几个人介绍院子里的功能。
餐厅,卧室,茶室,书房,小厨房,健身房,浴室,按摩室,台球室,小会议室……听的几个人目瞪口呆,太奢侈了。
“你这半个院子一次就服务一个顾客?”
“是也不是,是一次服务一个紫卡会员,我们是会员制的。但是不限制紫卡会员带人过来,一次可以接待十六个人。”
张红燕机灵的上前发卡,两紫两红:“欢迎以后常来,工作累了来这放松放松和朋友聚聚还是蛮舒服的,厨师的手艺也包您满意。”
“你这个按摩?”涛哥看了看手里设计精美的紫色卡片,看了看张铁军。
“正宗中医正骨传人,也有盲人推拿技师,除了疼点别的毛病没有。”张铁军呲了呲牙。推拿确实舒服也当事儿,就是真的疼啊。
“这个盲人技师?”
“对,就是当年那些人,我可是花了大力气请过来的。”
“好,这个值得表扬。”
说到盲人推拿技师,就不得不说一下京城盲人学校,它的前身是瞽叟通文馆,是一个叫穆·威廉的苏格兰人在一八七四年创办的。
这所学校可以说是中国盲人教育和中国盲文教育的发源地。
这所学校不但教授盲文,进行持续十五年的文化教育,同时也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很早很早就有推拿课程了。
所以盲人推拿可不是现在的事情,是有悠久历史的,主要是盲人看不见,他的触觉和嗅觉就变得特别发达,非常适合做这个。
但这也并不是盲人推拿流行起来的主要原因。
盲人推拿社会性职业化,形成一个行业,其实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是那个还不允许从商的年代。
五十年代有一场正义的战争叫抗美援朝,说到这个就都明白了吧?
当时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大多都是我们可敬可爱的英雄们,他们打败了美国人,却永远的去了光明。
说起来,到九十年代的时候,这些人的境遇并不好,很多地方已经关闭了推拿馆,感觉养着一群盲人这钱花的不值。
张铁军在商业广场项目里加上了一项,东方的每一座商业中心里都建了这么一个推拿中心,把这些英雄们又请了出来。
到了这会儿,这些人有的已经去世了,健在的也大多是年老身衰被早年的伤痛重新折磨着,还有社会的嫌弃和对未来的迷茫。
东方千万百计的把他们找出来,有病的治病有伤的治伤,安排在推拿中心担任师傅。他们做不了管理工作,但是带徒弟没问题。
也有身体好的,那就做高级推拿师,把价格定高点儿,就是要人为的给他们打造顶级格调。
“要不,咱们先吃饭?”张铁军看了看时间:“我饿了。”
“好,那就先吃饭,看看这小子都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几个人去了餐厅。在这里吃饭不用点餐,只要说一下忌口和喜好就行了,厨房那边有专门的营养师给配餐。
这就是逼格。
不过这里的营养师可不是外面那些只会这不让吃那不让吃一门给你搞水煮菜鸡胸肉的伪劣品。
俱乐部请过来的营养师都是从某些地方挖过来的,讲究的是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会根据每个人的年纪和身体状态进行配餐。
都是有深厚的中医基础的人,中医本来讲究的就是以食代药,以防代治,讲究调理平衡,主要研究的其实就是吃。
吃饭的过程就不细说了,反正大家都很满意。
吃过饭漱过口,让秘书们自己去玩儿,三个人来到茶室聊天。这才是今天的目的。
“我打算把孤儿抚养这一块全面接收过来,”
茶刚泡上,张铁军就直入主题:“七十三家儿童福利院我全盘接过来,还有一千几百家的福利机构现有的孩子,包括病残儿。
以后民政这边的全部精力就放在孤寡老人和五保户这一块,咱们算是分工合作,不过你们还得负责转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可不是小事儿,你确定吗?”涛哥和才让部长都严肃起来。
“这话说的难免就有点瞧不起我了,”张铁军撇撇嘴:“现在我养的就比你们多好不?而且还在找,到年底估计还会增加不少。”
涛哥和才让部长对视了一眼,张铁军说:“我养有几个好处,第一就是基金不缺钱,而且会一直不缺钱,这点支出不算负担。
第二就是我们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可以直接过渡,不用经历任何的困难。
第三是我们有自己的医院,接下来会开设一个儿童专区,可以让病残儿接受最好的治疗,不用考虑费用问题。
还有第四,我们有自己的商业和工业体系,包括各种研究研发单位,我们有信心把孩子培养成材并找得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其实这个也算是我们给自己培养人材,而且都是从小培养,一点长歪的机会都不存在。”
“就是不怎么好听啊。”才让部长心动了,但是比较纠结。这事儿有点好说不好听。
“不用公布,我们内部交接一下就行了,”张铁军摆摆手说:“以后你们把精力放到养老这一块也是好事儿,这一块的影响更大。”
这话没毛病,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怎么关注孩子,但是对养老肯定还是关心的,因为和自身有关系。
“人员呢?”才让问长想了想问了一句。
“原则上我不要,不过职工这一块可以变通,管理岗就算了,按照我们的标准没有几个能合格,到我手里不进去几年都是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