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军点了点头:“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呗,咱们管不了别人,自己的地盘就多努力努力。
东方这边所有的项目,工厂,生活区都有硬性的绿化要求,也有周边地区的绿化任务,每年都要考核。”
“好样的。”张书记点了点头,咂了咂嘴:“我得要求一下,让大家向东方这边学习学习。”
“你可别给人家下任务啊,自愿还差不多,要不然我们成啥了?那不是得天天让人在背后骂?”
“那肯定是自愿的。”张书记相当有信心的笑起来。
其实所谓的参观工厂就是那么个意思,过来走走看看转一圈,装模作样的找几个工人问几个问题,基本上就是个形式。
张铁军这边连这个形式都没走,根本就没安排这些,就是各厂的厂长过来陪着转了转大概介绍了一下。
特钢厂,化工厂,工具厂,模具厂,机床厂,污水厂加上一所技工学校,一共占地十平方公里,像个大虫子一样趴在河边上。
一圈逛下来就是两个字,整洁。
所有厂子在环保上的功夫是下足了的,各种环保设备除污设备全都到位火力全开,实话实说一点也不像个钢铁厂。
整个厂区绿树成荫水系环绕鲜花盛开,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国槐像警卫一样沿着马路一眼看不到头。
这东西才好,一到开花那叫一个香,不但香还好看,嫩黄嫩黄的一开一大片,而且能吃。过去这东西可是救过不少人的命。
在场的除了几个年轻人,大多都是吃过槐树花的,看到这副场景就开始说当年的事情。
厂里就是走马观花,主要是看了看技校。这所技校是六厂合一建起来的,主要就是给这六个厂培养技工,顺便也教一些其他技能。
车钳铆锻焊啥的就不说了,还有什么厨师班面点班西点班驾驶班等等,所有班级都是面向全社会招生,不分户口。
九十年代的农民之所以那么难,主要原因一个是负担重,再一个就是被从户口上进行了针对。
大部分工厂企业还有一些单位都是不招农村户口的,只要城镇户。这种规定一直到零几年以后才慢慢被打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别的地方不知道哈,东北是这样的。
张书记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学校,还给学生们讲了些鼓励的话,又挥毫泼墨给题写了校名:大连东方登沙河技工学校。
类似这样的技工学校东方已经办了不少,所以得带上小地名,要不然就搞混了。
以前这边农村的孩子没有出路,想学点技术都得去市里或者省城沈阳,一学几个月费用正经不少,还学不到什么东西。
办这些技工学校就是针对这一点,让孩子们在家旁边把东西学了,还能学透掌握到。
从技工学校出来,张书记说去钢厂的生活区看一看,就这样,大家从厂区出来又往回走,到了生活区这边。
结果一到这边,不管是张书记还是市里的区里的,都是一眼就喜欢上了。
太漂亮了。
新修的大马路穿过一片树林,从刻着柳树村三个大字的牌坊下面过去,就进入了生活区。
马路穿过两片住宅楼,笔直的伸到一栋四层工字楼前面,这就是柳树村现在的办公地,也是六厂合一生活区管理部的办公地址。
楼前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正中间立着一座工农形象的雕塑。
工人拿着大锤,农民举着镰刀。这种雕塑在这个年代算是相当少见的了,纯纯的是二十年前的流行款,看上去相当有力量。
“你搞的?”连张书记这个年纪,看到这个雕塑都愣了愣神儿。
“昂。好看不?”张铁军笑着问。
“……是你能干出来的事儿。”张书记点了点头,一脸的无可奈何。
“东方就是要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都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我相信这也是党旗的含义。”
张冠军就笑:“人家那个镰刀是弯的,你这个是直的,哪一样了?”
张铁军笑着说:“我们要砍硬茬子,必须得用咱们北方的镰刀。”
南北方的镰刀差异还是相当大的,可以说完全是两种东西,北方的更适合收割比较硬的植物,连小树都能对付。
广场东侧是一个丁字路口,那一竖就是进来的路,一横两端通向生活区的南和北两个方向,每隔三百米是一个十字路口,把整个地块分割成小块。
张书记往两边看了看:“这条路有多长?通到整个生活区?”
“正好七点三公里。”张铁军比划了一下:“其实这是一条环路,从生活区中间从头穿到尾,然后拐到水库边上。
再沿着水库的边缘这么绕回来,从这头再接上。那些横着的路就是把中间拉通了,连到外侧的马路上。有点像田字格。”
让管理部的部长过来当向导,带着大家在整个生活区里面兜了一圈。
生活区里三点三公里的湖岸整个是一个带状水景公园,商场,医院和学校都建在北一侧的弯拱上,这样住在湖水两侧到那里的距离都差不多。
弯拱后面那一片住宅就是原来两个村四个屯子的原住民,一共也就三百多户。
这三百多户人家现在都属于是半工半农,家里都有人进了厂,也仍然在种地。四个屯子的土地除去被生活区占用的部分,都进行了重新分配。
不过现在这些人家种地就和以前不一样了,都是按照厂子的要求在种,产出也都是由六个厂来收购。
其实不只是这三百户,周边这一片的村子屯子都被划入了收购范围。
所有农产品不但要供应这边六个厂和生活区里的食堂,要供应生活区的菜市场,还要供应开发区那边的厂子和生活区。
只是这边的生活区就有近三万户十几万人,这个量还是相当不小的,周边农民的收入都在增加。
张书记没进办公楼也没到公园,坐车看了一圈然后就去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又到医院仔细看了一下。
“你这里的学校周边农民子女可以来上学吗?”
“可以,我们没有什么限制,只要愿意来的都行,远的还可以提供住宿。免费的。另外给所有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这个支出不小啊。你在外面搞的那些学校都这样?”
“我们的生活区里面肯定都是这样的,自己家的职工嘛,算是一项福利。外面的,要看地区。农村都有。
农村有一部分学费都是免的。别看一年也就是十几几十块钱,真有拿不出来的。”
“你们那些学校老师的工资也是你们在发吧?”
“对。基金这边不是把大部分不能转正的民办教师这一块接过来了嘛,我们重新进行了培训考核,主要就是在我们办的这些学校工作。”
“大手笔呀,这一年下来可不是小钱儿。”
“应该的。不过,我感觉国家也确实是应该正视重视一下农村的教育,还有医疗,这一块确实是,……太不像样了。”
“你没提?”
“我提不太好,我现在事儿就挺多了,这一脚那一脚的。”
“也是。行,那我找几个人来提吧,我们一起提一下,你在后面使使劲儿。”
“这个行。”
“嘶……不对呀。你小子。那把农村工作计入行政考核这一块你怎么就能提了?”
“这是两码事儿好吧?这个和我搭边儿,我不是在农业农村办还有职务嘛,但是教育这一块不一样。”
“哦。对。对对。行嘛,反正,你小子得记着,我这是给你当枪使了,你得还回来。”
“……真好意思。”
“哈哈哈,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我可是记住了的。”
喜欢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