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但天道并不止于无为。”
“重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是天道的一部分。”
“不断循环的生命才是天道的真实内涵。
如果失去了一切生灵,天地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可生灵各有各的感 ** 望,因此纷争不断,一旦发生便持续不止。”
“于是天道引入了因果、运势和劫难等机制来维系平衡,防止世界的失衡。”
“天道共有四十九种表现形式,其中一种被隐匿起来。
这给了众生一点转机的可能性,成为天道难以掌控的部分。”
“天道不变,然而人类的行为却千变万化,这种复杂的关系让人深思不已。”
说话之间,林阳自己也不免摇头感叹。
李耳同样叹息道: “即便圣人也无法完全以天道驾驭人道的变化啊!”
“尤其是像林阳这般复杂难测的人道元素……现在能和林阳讨论这些真是让我有遇见知音之感。”
他心中暗想,尽管之前与林阳多是敌对状态,此刻交流确实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每个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权益奋斗也是符合天意的;我们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尽力而为而已。”
李耳最后如此总结道。
二人开始围绕天道展开各自的论述和见解分享,旁边的尹喜深受鼓舞,专心致志地学习。
他们的思想体系虽根植于同一基础上,但对于细节上却各有差异:
老子强调一切顺其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行事。
林阳虽然也认同天道的重要性,但也意识到人道的作用不可忽视,并且鼓励人们去把握那微小的机会。
他认为尊天道固然重要,但人们应奋力求存,在必要时拼搏以求得生存空间,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这两种思路既相通又相异,正是在这点不同之处凸显出各自的价值观与立场。
林阳与李耳长时间对话后心情舒畅而去,多宝注意到对方对自己态度冷淡,有些失落。
李耳观察到徒弟的情绪波动,安慰道:“林阳道兄与我的交往并不涉及你,他的观点更倾向于遵循天道而非关注人情琐事。”
说到这里还补充一句:“天道博大精深,人道渺小无力,终究不能比拟天道。”
多宝闻言恍惚地点了点头。
李耳并未理会他,在函谷关又停留了一段时间。
期间,应尹喜之请,撰写了一本书,即《道德经》。
该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开篇,因此称为《道经》;下篇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开头,故称《德经》,两者合称《道德经》。
《道经》探讨了宇宙的根源,蕴含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和阴阳交替的奥秘;而《德经》则阐述了处世之道,揭示了人间事理的进退法则及长生之道。
尹喜得到此书后,视若珍宝,终日默默诵读,如饥似渴,并由此入道,修成正果,随后成为老子的传人,创立了文始派道统。
喜欢洪荒:不灭蛋中炼至宝请大家收藏:洪荒:不灭蛋中炼至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