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高元猛地咳嗽了几声,虚弱的靠在了身边侍从的身上,“孤身体不适,就不久留了。”
杨勇见他脸色惨白,点点头,“平阳王保重身体。”
“多谢太子殿下。”
这话听着怎么有点咬牙切齿的味道呢?还是他忍着咳嗽?
杨勇没有多想,目送高元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慢慢开始蠕动。
“太子殿下,这还是高丽王吗?”王庆惊讶的看着高元的马车,“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有什么不好的,他对太子殿下这么尊敬,说不定是想通了。”崔新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你是没见到当日高丽王的样子。”
“管他呢。”崔新懒得多想,“现在高丽已经向我们称臣,战事也顺利结束了,可谓是皆大欢喜。太子殿下,咱们赶快启程吧,再不走天都要黑了。”
“好。”
杨勇让王桐泽先留在辽东,等过完年了,再派人接他去大兴。
几人还没启程,一封密信就送到了独孤伽罗的手中。
没过多久,弹劾的奏章像雪花一般递到了观文殿。
高熲作为杨坚的第一秘书,替杨坚读奏章,自然是最先看到奏折的,当他看到上面的内容时,瞳孔一震,看了眼杨坚。杨坚闭着眼睛靠在太妃椅里。高熲不动声色的把这份奏折塞到了一大堆奏折的最下面,拿起了另一本奏折。
奏折打开,里面的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高熲大惊,赶紧放下这本奏折,打开下一本。
“怎么了?”杨坚久久没听到高熲的声音,睁开了眼睛,一眼就看到了高熲惊慌的模样,他顿时清醒了过来,“可是北方谋反了?”
“不是。”高熲暗自冒汗,不知要如何开口。
因为他手上拿着的奏折,包括刚才看的那两本参奏的都是太子——杨勇,一时间竟然有三人都弹劾杨勇,而且罪责列的清清楚楚,不得不让人胆战心惊。
“那是什么?”
“皇上。”高熲尽量保持淡定,慢慢开口,“太子殿下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是啊。”提到杨勇,杨坚脸上有了笑容,“这小子,这次做的好,以前很少让他出征,想不到他打仗有一手。”
“太子殿下得天独厚,臣记得皇上以前也是如此呢。”
“哈哈。”杨坚笑了笑,“朕现在老了啊。”
“皇上虽然身体不适,但精神尚佳,怎么能说老了呢?人贵在心不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杨坚笑眯眯的放下茶杯,眼神猛地射向高熲,已经冷若冰霜,没了刚才的笑意,“把奏折给朕。”
他们相处多年,杨坚多少对高熲有些了解,他这是在转移话题呢,到底是什么奏折,让高熲不惜惹怒他,也要千方百计的转移话题。
高熲慌忙跪下,“皇上,这些奏折的内容有待考证,皇上等查明了再看不迟。”
杨坚眯了眼睛,看了眼身旁的太监,李子擦了擦手心的汗,战战兢兢的拿了那本奏折递给杨坚。
杨坚一目十行,脸色越发难看,“咳咳。”
“皇上!”
“皇上!”
两道惊呼几乎同时响起,独孤伽罗从门口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
“快请太医。”
杨坚冷着脸,把其他几本奏折也看了一遍,清一色都是参杨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