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日纳兰嫣三朝回门之时,她的母亲曾询问过她,在宫中可过得安好?太子对她可热情?
殊不知那日,萧亦寒和纳兰嫣一起去到丞相府中,竟是因为身边还带着皇后安排的嬷嬷作为随从,萧亦寒也就不能冷落她,即便是他心里是多么地不情愿,但是也不能失了皇家脸面,万般无奈只好挽着纳兰嫣的手,走入家门,更是出乎意料地和纳兰嫣多说了几句,才让纳兰夫人放下疑心。
其实即便是萧亦寒已经多日见不到顾歆,但是摆在脸上的牵挂,还是很容易让人看得出来,再加上,顾歆在寒阳殿中住了有些时日,宫中的下人们都是知道的。
也因此纳兰嫣常常听见有人在私下议论:听说之前那一直留在殿下身边的顾歆,现在却被那二皇子要了去,从前大家都是能看见,殿下对那位姑娘万般在意,可何时那姑娘竟与二皇子这般亲密?难不成是因为咱们殿下和太子妃成婚,那姑娘自知失去机会,才转而投向二皇子?谁知道呢?平日里看这姑娘倒是挺平易近人的,可万万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人?
更有人说:咱们殿下往日里,对那顾歆姑娘和他人不同,可如今太子妃已经入宫多日,也没见太子对她有多亲近?难不成殿下真的喜欢那顾歆吗?怎么可能?当今的太子妃可是丞相的女儿,那顾歆只不过是个丫鬟罢了,怎么能比得了?
而这些私下议论之言语,纳兰嫣自然是能听到一些的,无论是何种说法,对她来说,都很不友好。
也许这些言语,萧亦寒自然也是知道一二的,所以刚刚也给了纳兰嫣面子,喝上了她亲手做的粥,免得落下舌根。
“殿下,现在下人们都知道您冷落了太子妃,这件事若是传到皇上那里,怕是不好向丞相交待。”
谢清一路走来,也听到了些许口舌,今日太子一口不吃太子妃亲手做的早膳之事,也已经被传开,谢清将此事告诉了萧亦寒。
回想起来,今日之事只有三人在场,萧亦寒竟认为是纳兰嫣私自说了出去,目的便是给自己施压,好让自己能够对她好些,但若是这种把戏,自己只会更嫌弃:“放话下去,日后谁再嚼舌根,便被逐出寒阳殿。”
谢清觉得事情根本不在处罚下人身上,而在于萧亦寒,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是暂时的,解决不了长远:“殿下,属下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但太子妃毕竟是你明媒正娶,八人大轿娶回来的,再怎么样,您都不能这般冷落她啊?”
萧亦寒放下书中的书卷,再无心思往下看,从前总觉得自己能将这事处理好的,但是真要下手之时,却十分为难:“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谢清能说的,能做的,都做了,但就是不知道萧亦寒会如何去抉择,只好退下。
一人闲逛之时,竟遇到了太子妃:“参见太子妃。”
纳兰嫣看见迎面而来的谢清,虽说只见过一两次,自然是知道他就是萧亦寒身边最熟悉的人的:“免礼,谢大人为何在此,不是应在陪在殿下身边吗?”
谢清第一次和女人这么接近说话,心中难免有些尴尬,况且还是太子妃:“哦,今日没什么事,殿下便让我先回去,那属下先告退。”
纳兰嫣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见到谢清,还能问上几句,哪能这么轻易就将他放走:“谢大人,请留步,若是大人无紧要之事,可否和本宫聊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