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还挺喜欢走亲戚,学校报名前,她还跃跃欲试,“妈妈,我是不是可以到小舅舅小时候上的三十二小上学呀?”
后来因为知道去三十二小上学,就不能天天见到妈妈了,她才算作罢不提。
孩子想上小舅舅之前上过的学校,主要的原因还是建军的学习成绩优秀,小妍然很是崇拜他。
为此,璐璐就打算让女儿去市里上学,那里的教学质量还是比团部附近的学校好高一些。
刘燕平知道她的想法后,不是特别的赞成。
云飞就劝她听从妈妈的建议,“妈妈领大你们姐弟三人,带孩子比我们都有经验。我觉得妈妈说的很有道理。小学生还是以玩为主,去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上学放学独自一人匆匆来匆匆走,难免在学校会被同学孤立起来。还不如和大院的小伙伴一起上学,学习环境也相对的宽松愉快。”
“是我想左了,好在有你和妈妈时时在一旁提醒。”开始有妈妈刘燕平的讲解,现在有丈夫云飞的分析,璐璐这才彻底的放弃这种想法。
今天带着女儿去团部对点的学校给她报名,让璐璐想起她自己小时候上学的事。
那时候团部家属院里有磊磊哥,有大弟辉辉,还有杨杨,蕾蕾和倩倩他们,大家一起结伴上学放学。
现在回想起来,对那个年龄上学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在上学放学路上的愉快时光了。
刚才一起去学校报名的有很多是团部家属院的学生,都是大院里熟悉的孩子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
有高年级的孩子遇到她们时,还知道同她们俩人打招呼,问候一下妍然报名和班级的情况。
妍然从学校回来后一直很愉悦,丝毫没有刚进入小学的紧张和无措感。璐璐非常庆幸自己听从了妈妈的建议,没有一意孤行。
宋文嘉也在九月中旬学成归国。因为姜业辉经常来往中英两国做商贸交易,刘燕平听说他还去参加了嘉嘉的毕业典礼。
回国后的嘉嘉,很快考入到一家设计院做设计师,建军从妈妈那里听说嘉嘉姐进入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才知道她原来还是一枚理科学霸。
之后,建军见到嘉嘉姐,都会虚心向她请教学习上难题的解析技巧和思路。
对于一点就明的建军,嘉嘉当然是倾囊相授。
建军从中得益匪浅,加上他本身学习基础就牢靠,后来稳坐年级第一的位置,直到参加高考。
国防大学的招生办,在收到赵昱的报考志愿后的第一时间,给赵昱家中拨打电话进行联系。除了欢迎赵昱同学入校,还承诺同意他进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再重新选择专业。
赵昱填报的专业原本就是是根据他的爱好兴趣,在老爸赵维邦,姐夫韩云飞的推荐下,又把他感兴趣的各个专业的性质和用途方向都介绍一遍,才定下来的。
反正有了学校的承诺也不多余。赵昱正美滋滋的参加同学组织的毕业旅行时,海洋中学收到高考状元赵昱提前批次国防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赵昱的高考成绩在全海洋区理科学生独占鳌头,为海洋中学争了光。学校领导把喜报和领取通知书一直送到军区家属院。这下整个大院都知道他们院里出了个理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