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调过来的,想走也很容易。
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看苏航的脸色。
李棠一开始觉得背后讨论组长不太好,但是想清楚谁给自己发工资后,就释然了。
没事,不扣工资,都是小事情。
有时候,不怕上司混,就怕上司爱搞事情。
不过,从李棠传来的消息,似乎,苏航组长很喜欢搞事情啊。
许晴自己也有小道消息,和麒麟软件的联合开发,似乎就是苏航的提议……
边上一名矮小的汉子瑟瑟发抖不敢插嘴。
袁华一边偷听三人的话,一边默默盘算着,苏航来了,他要怎样。
早在此前,他已经分析过了苏航的行事风格和性格。
昨日,他也偷偷听到了李棠和苏航的交流,敏锐地抓住了几个关键字眼。
“御姐”、“人工智能”、“妙”
这个,他熟啊。
投其所好,上行下效。
他依旧牢记着,他硕士毕业时,导师告诉他的那句话。
“科研不是埋头苦干,科研场也是人情世故,能应对了当就不容易,要上去还得……”
昔日的他年轻气盛,敏锐地发现了导师的一篇已发表论文中的错误。
于是乎,他在一次私下会面中告诉了他的导师。
他早就上过了初二、高二,过了中二的年纪,不至于傻到公开对峙。
他的导师摇摇头。
“这事儿我知道了,以后每月给你加钱,就不要到处乱说了。”
最后一年硕士,他又发现了另一位学术大咖的论文居然也有错误。
而且还引用了自己导师的那篇错误论文。
然后,他又偷偷向学术道德委员会匿名举报了这篇论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嗯,论文有问题,对事不对人。
但是举报信石沉大海。
数月没有回信,他也读完了三年硕士,但是导师却不愿意给他继续读博深造的机会,只愿意写让他去工作的推荐信。
毕业最后一天,他在整理自己的校友邮箱时,看到了一封信。
“不要搞水至清则无鱼,科研不是埋头苦干……”
现在回想起来,他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
至少……
导师还让他毕业了,不是吗?
到了社会上,他改变了,变得和光同尘,变得不露锋芒。
再后来,他变得圆滑,他也意识到了父亲给他起名的深意,袁华。
但是,人总是有点念想的。
双一流本硕,他不愿意待在一个企业里发霉。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可是老子错了,小国寡民的管理者也许还会看到一个“玄同”的人,但是十四万万人民、数百万大学生,谁会注意你这一个小小的无为之人。
所以,他需要改进。
圆滑着的向上。
正如PDCA循环,循环往复、圆润自如、阶梯向上。
他本来就是一个聪颖的人,和光同尘更是让他有了一番积淀。
能做事,会迎合。
一抓住了机会,从私企进入了国企,从国企来到了研究所,早晚有一天,他要站回到导师面前,即使他的导师也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大牛。
他也要用颤抖的声音告诉他的老师。
“老师,带带我。”
喜欢学习使我富裕请大家收藏:学习使我富裕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