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要慌,翻我只之前写的,有应对方案,这里再说就有水字数的嫌疑了。
就在前几天,微信和大学同学,也是我的好哥们聊天,他和我说说:“不知道为什么,每天好像也没做很多事情,但下班回到家总觉得很累。
就连周末在家休息一天也很累。现在醒来很少觉得自己‘焕然一新’,反而觉得全身紧张、沉重。”
相信他的问题不只是个案,我的读者里有不少小伙伴也是吧,会倾诉“每天都觉得身体和神经很紧绷”。
之所以会持续紧张疲倦,是因为人们并没有学会放松。这章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我们会那么累,以及如何正确地放松?我买的心理学书上有说。
为什么你总是处于紧绷状态?
现在,闭上眼仔细感受一下,你的身体部位是不是感到僵硬、紧张?比如脖子和胸口发紧、头疼等等;同时,你会感觉情绪很烦躁、紧张,或者即使手头没有事情要做,却还是随时提防新的问题出现?如果符合上述的描述,说明你目前就正处在紧绷的状态下。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紧绷感呢?也许有人会说,现如今人们明明每天不会进行大量的运动,怎么还是会消耗过多的能量呢?
即使表面上没有大幅度运动,人体内依然存在许多张力,会持续不断地消耗能量。
在察觉不到的时候,我们的肌肉也不断地在使用能量。人有两部分肌肉,随意肌和不随意肌肉。
随意肌指的是能随着我们意志运动的肌肉,比如你的手臂可以根据你的想法,去抬起箱子;而后者则是不随意志控制的,比如你的心脏肌肉总是在跳动;情绪紧张时,消化系统肌肉的蠕动会降低等等。
人们容易意识到随意肌的变化,却难以觉察到不随意肌的运动,而后者则在持续地累积着张力。
所以,有时尽管你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一天下来也会觉得精疲力尽,因为你没有察觉到—自己的情绪与面对的任务,一直在催促着体内的肌肉去耗能。
论紧绷的坏处与放松的好处,长期紧绷除了会导致生理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之外,也会诱发心理疾病,例如焦虑症等等。
而且,长期紧绷会造成“紧绷的恶性循环”,使得你越来越容易紧张。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能量上限,一旦能量消耗过度就会紧绷,而长期紧绷的状态会损伤你的身体和精神,最终降低你了的能量上限。
能量上限降低后,你会比过去更容易感到紧绷,紧绷状态更容易持续。
而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并不是在经过长期紧绷后度假,人们需要做的是,当自己陷入紧绷状态时,就要及时地放松。简单地说,所谓放松,就是“既不激动也没有不安的状态”。
放松状态下,你就会处于低紧张水平,没有愤怒、恐惧和焦虑造成的唤起;与此相反,人们往往有种平静的欣悦感。
研究焦虑的心理学家列出了具体的放松标志,如果你有类似的感受或者现象,就说明你可能正处于放松的状态:心率减缓;呼吸减缓;血压降低;骨骼肌紧张减少;新陈代谢降低;分析性思考降低。
在谈谈怎么真正地放松前,为大家澄清几个关于放松的误区。错误的放松方式无法缓解你的紧绷状态,反而会加深你的紧绷感:
误区一,以为娱乐就等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