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加紧训练,我想以防万一,还是不能等着朝廷,这几个月还是要防患于未然,我想天吴残匪不会坐等我们调兵的,还要防止它们偷袭!你我还是比较看重的,以后行事多加小心就是!”蜀王让华云站起来,赐给他一杯茶算是安慰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了。
“王爷所言极是,属下这几日也觉得他们或许会有大动作,我们还是要加紧训练!另外给朝廷也说明情况吧,只是明面上他们不会在想咱们这里要人要钱了!”华云一脸凝重的说道,给南宫颖的茶杯里蓄满了茶水,在这里他也就不敢再拿架子了,自己的前途可就在眼前的男子一念之间。
“嗯,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你去吧,多多注意山里的动向,随时向我汇报!”南宫颖呷了口茶,长叹了口气,看着自己最信任的将领出了院子又想到了跟随汉王的白衣男子,自己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呢,看来是时候招揽一批人才了,不然迟早得吃大亏,眼下也只能上奏朝廷发兵了,还不知道那位王兄会不会发兵呢,真是头疼啊!
大雍蜀州城外二十里之地的神仙山,是一座荒凉的石头山,上面稀稀疏疏的生长着一些树木,大多是一些耐寒的低矮草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名白衣书生模样的男子缓缓行进在山间的小路上,身下的白马倒是一匹良驹,驮着它的主任向着山上的盘旋之路向着山上走去,天空盘选址两只苍鹰,忽然一个俯冲抓住了山路上奔跑的一只瘦弱的野兔邮费响了悬崖峭壁中去了。
神仙山只是蜀中一座不知名的荒丘,这里人迹罕至,只有偶尔会有附近的猎户山上打猎,山上到处的都是乱石滩唯一要说值得说道的也就是山顶那一座早已废弃的山神庙。这山神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何人所修建,只是很早的时候便有了,有的人说是大奉朝蜀中鱼生大王所修,为了沟通天地神仙与人的联系,也有人说是大渊王朝第三任皇帝为了祭天而修建的,更有人说是远古神仙的遗迹,总之没有人都说清楚它的来历,以前这里的香火挺旺盛的,只是现在日渐荒废了。
最早的山神庙已经没了,现在看到的只是一座荒废的古观,相传大雍开过年间这里来了一位云游的道士,到了这山上便住了下来,修建了这座庙,后来在这里成仙了,因此这座山也被叫做神仙山,不过看着这满目荒凉的所在估计风水也不怎么好,当地人也就逐渐来得少了。
白衣书生沿着山间的崎岖山路一路缓缓向上,看到的大多都是巨石嶙峋草木稀疏哪有一丝仙气,白衣男子眼神漠然竟然无丝毫欣赏之意,很快也变到了山顶,松开了马儿的缰绳,任它自去了。
山顶稀疏的几棵白杨地上确是满眼的荒草,秋风吹过俨然一片荒冢,在几棵树的后边坐落着一座土坯砌成的道观,匾额处书写着“神功”二字,看起来倒是有一些古意,不过似乎岁月风霜的侵蚀,也已经破旧的不成样子了。
男子并未进入观中,而是沿着古观的边缘的小路绕了过去,赫然是一片空地,这片空地却一片苍绿,而空地边缘却矗立着一块石碑,也长满了蒿草,再往前走确实不见底部的垂直悬崖。男子看到石碑脸色终于变了,他轻轻抚摸着石碑上“李牧之妻刘氏”几个字瞬间泪流满面,他跌坐在石碑旁边哭成了泪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男子才缓缓的站了起来,冲着石碑拜了三拜轻声说道:“云娘,此仇不报誓不为人!那些难为你的人夫君替你将他们一一杀死,你安息吧!”说完便头也不回的下山去了。
男子走后一天之后,山上突然来了一群陌生人,他们将那破旧的宫观重新修葺一新,从此之后来这里的人也便多了起来,当敌人都很奇怪,不知水传出的童谣,鱼王重新降临人间,就降落在这山神庙,蜀中的蝗灾就是对当地人的惩罚,还说会有一位英雄带领大家平定蝗灾,大家自然是不信了,只是有些东西犹如螳螂他是消灭不干净的,很快这个童谣变传遍了蜀中的大街小巷。
大雍嘉和四年,小皇帝南宫晔五岁了,今天是重阳,他端坐在龙椅上,看了看堂下的众位大臣吃着宫女手中端着的水果,手里却在逗着蛐蛐,又看了看御前离他最近的哪位蟒袍男子,又看了看旁边的大太监王维用,这些人都挺奇怪的,这些人也实在无趣冲着身后的宫女笑了笑。
台下端坐椅子中的蟒袍男子看了看那龙椅中的小孩儿,这才拢了拢袖子,给大太监王维用递了个眼色。
王维用自然回忆,立刻上的前来大声呼道:“众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说完又退了原来的位置瞪了一眼哪位和小皇帝开玩笑的宫女这才如老僧入定般眯上了眼睛。
堂上为首一位身穿绛紫朝服的高大官员缓缓走上前来躬身行礼后这才朗声奏道:“启禀皇上,近日蜀王上奏,蜀中近来遭遇蝗灾,百姓苦不堪言,又有天吴残匪趁机作乱,已经攻占了几座郡城,蜀王恳请朝廷能发兵平叛,同时划拨一些粮食给当地的百姓过冬,以免造成民变!恳请皇上、王爷定夺!”
说话的自然是丞相大人赵温了,这位当朝红得发紫的人物开口了,自然不能不议,因为它既是丞相又是即将出征的大将军,此刻谁让他不痛快,那说就去北地打仗去,那可不是闹着玩而的。
身后的黄太极和温知道彼此对视了一眼眼眸中闪过一丝笑意,这可是相王的肉啊,这不是让他吐出来还要自己垫一块儿么,可是眼下蜀中确实如此,要是及其民兵西南肯定又要丢掉了,到时候这个乱子可不少收拾啊。
隐藏在群臣中间的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眼皮子一颤,这又是一笔开销啊,唉巧妇也怕无米之炊啊,不由得把头埋的更低了,打击都沉默着瞪着那红衣蟒袍男子的怎么说,一时间殿内静若寒蝉。
皇帝自然开心的吃着冰酪,身后的宫女却很难受,皇帝陛下一脸单纯无邪的看着自己,他虽然年龄小,可是也懂得身后的这位姐姐漂亮,不时的摸摸她的手,搞得身后的宫女很狼狈。
旁边哪位如老僧入定般的蟒袍男子却仿佛没有听见似的,恍然是睡着了,一身紫衣的丞相大人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却又不得不假装轻咳两声冲着王维用使了个眼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维用哪敢得罪他,赶紧紧走几步来到蟒袍男子身旁轻身喊了几声才将他叫醒,王维用看他一脸茫然地样子赶紧附耳将赵温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南宫祎这才抬头冲着众臣笑了笑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做出一个抱歉的笑容:“丞相大人,不好意思,不知这蜀中之事,你以为该如何处置啊?”他皮笑肉不笑的看着堂下的将军暗骂了一声将皮球又踢了回去,看你怎么办?
没想到赵温虽然贪权,可他也知道这件事的重大,出了乱子还不是得自己去收拾,那还不把自己累死,赶紧拱手接着话头说道:“臣下以为粮食可暂时有荆襄之地暂时调拨五十万斤给她们暂时过冬,一面激发民变那可就不好收拾了;另一方面在明年开春可派雍州之勇士入蜀中平叛,上次不也是他们吗,正好熟门熟路,也都熟识,不知王爷以为可否?”赵温铿锵有力的说完这才抬头瞥了一眼哪位神游万里的王爷,不知道它会怎么想自己。
“哦,丞相所言有理,其他诸位大臣,黄大人,张大人你们呢,你们呢,都说说!”南宫祎实在不想派兵援助蜀地,正好这大好时机让乱匪和蜀王之间开战,自己坐山观虎斗,等他们都死伤的差不多了在派兵平叛,那时候自己也就少了一份威胁,可是现在这丞相大人既然发话了,也不知道蜀王使了多少好处,可自己偏偏不能不理,也只能寄希望于朝下的几位大臣之中能有人反对,自己也好顺水推舟回绝了此事。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希望要落空了,只听见堂下众位大臣异口同声的说道:“丞相大人所言极是,我们附议,一切请王爷定夺!”说完又一起低下了头,看来都是打算两不得罪,这时候谁出头谁是傻子。
“既然这样,我想就以丞相所言为准,名汉王明年开春再去平叛,着令户部拨付五十万斤粮食,以备蜀中百姓过冬,此事还请丞相大人和各位臣工努力操持啊!过几天就重阳了,也是陛下的寿辰,我在宫中设宴,咱们好好热闹热闹!”
大雍嘉和四年秋,蜀中李牧发动暴民接连攻占五座郡城,蜀中大震,蜀王只剩下蜀州这座孤城,李牧重新恢复天吴政权,自称皇帝,先皇李侃重新被册立为太子,与驻守在蜀郡的大雍三万多府兵形成对峙,而每天不断地有百姓灾民加入到天吴的队伍中去,朝廷的粮食这才晃晃悠悠的进了蜀郡,逃亡的百姓才少了许多。
十月,大将军赵温率五万大军挥师北上,卧病在床的萧大侠重新起复披甲上阵做起了运粮官,虽然身体抱恙可是骑在马上的他还是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他看着身后的建康城轻轻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他也知道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北伐了,他的身体已经不行了,虽然他很不喜欢赵温,可是这次他却很感激他,因为他希望自己死在战争场马革裹尸也好,让他死在出征的路上,他冲着身后的乡亲挥了挥手,消失在江面的浓雾中。
同年十月,雍州刺史张华亲率雍州三万骑兵抵达剑门关,随性的白衣男子已被任命为蜀州太守兼车骑将军,二人再次携手出现在此地,面对着巍峨的蜀道二人相视一笑,这一日蜀州军民士气大振,蜀王亲自到剑门关摆酒迎接,蜀州又迎来了未知的前途。
喜欢锦衣出关请大家收藏:锦衣出关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